在聯想控股首份年報發布會上,柳傳志力挺近年來聯想控股的投資成績,表態“新的投資,沒一個差的”?v觀聯想控股的這些新投資,也確實聚焦在管理層反復提及的“消費與服務”主題上。
根據其“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聯想控股有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兩部分。戰略投資聚焦于公司的戰略方向上,通過收購或者自建的方式打造而成并不斷調整和優化,最終形成多個支柱型業務的投資組合;財務投資則包括其在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和少數股權等細分領域的財務投資。
事實上,2015年聯想控股在現代服務業、醫療產業、現代農業上的發力,讓聯想控股的投資架構逐漸清晰起來。多家企業在聯想控股財報中的細節都體現出,被投企業會得到管理能力、品牌能力乃至資本整合能力的提升。聯想控股雙輪驅動“戰略投資+財務投資”的戰略,已經形成在企業全生命周期投資的特色。
在農業與食品板塊的新布局企業——酒便利的商業模式就值得分析分析。
酒水消費痛點太多,因此催生了不少致力于解決這些痛點的O2O模式及企業,聯想控股旗下酒便利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酒便利,聯想控股農業與食品板塊緊扣消費和產業升級主題,4年來已經布局了5大領域。飲品領域不僅有酒便利,還有豐聯集團、佳沃葡萄酒和龍冠茶葉;海鮮領域剛剛成立KB Food集團;水果領域有佳沃鑫榮懋集團;農業互聯網領域投資了云農場;主糧領域則與黑龍江北大荒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酒便利在聯想控股飲品投資布局中占得一席之地,必然有其獨特的價值。在主打“20分鐘喝上放心酒”理念背后,這家酒類O2O企業的商業秘籍究竟是什么呢?
緣起酒水行業“痛點”
從1980年至今,酒企發展經過了產量為王、廣告時代、渠道為王和渠道重塑的過程。但酒業模式仍相對傳統——以餐飲、商超、煙酒店、團購等渠道銷售為主。2012年開始,傳統酒企重塑渠道,先后“觸電”試水電商領域。然而酒類電商模式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引流成本高、即時消費性差、配送成本大、難度高等。作為消費者,你所關心的三個問題,其實也正是酒業存在三個痛點:一是即時性的需求不能滿足;二是品類的需求不能滿足;三是購買方式不夠便捷。
2009年初,酒便利創始團隊就開始琢磨怎樣解決這些痛點,填補酒行業這個“缺口”,最終決定通過O2O的模式切入。五年來,酒便利的模式也越來越清晰,即“互聯網平臺+呼叫中心+實體門店+20分鐘配送”的線上線下一體的經營模式。
如何做到20分鐘送達?
提出20分鐘送達容易,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送達。今年年初,酒便利已在北京開了42家直營門店、38家配送站。確保酒便利網店所在的每個區域都能在20分鐘覆蓋范圍之內。
從2010年成立開始,酒便利就自建了開發團隊,建立起了一套配送體系。當你在酒便利下單后,訂單到達信息中心,會根據三個條件的篩選實現自動分配,這三個條件分別是:哪個網點距離最近、商品庫存是否充足、配送人員的忙閑狀態。
酒便利制定了細分嚴格的20分鐘送達問題排查解決方案。比如遇到門店缺貨,會第一時間從最近門店調貨。另外,為了避免訂單信息有誤,信息必須二人確認才能生效。目前,酒便利河南地區20分鐘送達率已達到97%,北京達到了87%,而未來酒便利的目標是100% !
練內功,“擰毛巾式”節流
酒便利的另一個殺手锏就是“毛巾擰水式”的節流。2016年1月,聯想控股戰略投資酒便利,在農業與食品領域,圍繞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轉型持續布局。不少客戶問,“聯想控股不是給你們投錢了,怎么還這么省?”酒便利團隊的答案是,越是投資人的錢越不能隨意花,這是他們創始團隊達成的一致共識。
“我們計劃通過宣傳引導,形成用戶網上訂酒、線下配送的模式,這樣就有30%的門店就可以轉型成配送點。”酒便利總經理張立介紹。
經過從小往大的區域覆蓋,目前酒便利門店已由最初的11家增至了162家,會員數也從3276增漲到了55萬人。2016年,酒便利在北京地區的網店計劃增加到120-150家,在河南地區網店拓展到150家。對酒便利來說,創新的商業模式加上聯想控股帶來的品牌和資源支持,未來發展空間亦將得到極大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