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貴”有理
(來源:虎嗅【破除消費行業內卷,秘訣是“做貴”?】)
在消費升級前,市場經歷了“對耐用+必選消費品的滿足”、“可選消費品普及和品牌化”這兩個階段。進入消費升級階段,市場、供應鏈和需求的變化帶來產品“做貴”的機會。具體來看,中國消費市場正逐漸邁過“唯性價比”時代,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在不斷升級,表現為三個方面:產品更美、更好、精神附加價值更強。
消費品行業的嚴重“內卷”,也讓“做貴”成為必然趨勢之一。
你肯定不能平白無故就漲價。“做貴”是要賣多貴?實際上是一個對標問題。對標對于定價的意義在于,你的品牌是在跟誰比,你跟誰差不多好但比它相對便宜,這決定了消費者心中你的合理價值。因為多重附加值的產生,品牌的對標物發生遷移,進而帶來價格段的遷移,向上定價才能被消費者接受。
2.“真感務實”
(來源:【2021中國消費趨勢報告】)
“真感務實”包括四大消費潮流:能夠展現消費者自我個性和價值的品牌越來越受到歡迎;消費者會在自己關注的領域,追求極致的品質和隨心消費,圈層認同和圈層價值很重要;會比以往更加注重環保健康等要素,即關注可持續消費;需要更加真實的品牌,以及更可感知的體驗消費,不管是在產品包裝、產品渠道還是最終的交付等環節。
3.“心價比”
(來源:【知萌2021中國消費趨勢報告】)
報告指出,在消費升級的市場大環境下,消費者消費需求與偏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消費者開始真正去關注自己的生活品質,會努力獲取新的生活方式。當消費者在獲得新的認知之后,渴望通過消費來給自己的生活水平帶來提升,因此,越來越多的品類會迅速擴展到大家購買的清單里去,不再只是最便宜的去買那么簡單,也正由此,催生了全新的消費形式,即“心價比”消費。
4.“偽多元化需求”
(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對新消費品牌的再思考】)
文章認為,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很可能只是一個偽命題——即消費者認為他需要多元化產品,但實際上他并不需要,而大量的數據調研報告可能都存在一定誤導。
年輕消費者尚未養成成熟的消費習慣,因此在消費決策上偏向于嘗鮮,但一旦養成消費習慣之后,消費決策和行為偏好便固化下來。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若回歸到日常生活之中,其實并不需要大量的品牌選擇,消費品使用習慣的固化(或者說被馴化)更甚于其他行業。
5.“食物社群”
(來源:英敏特【英敏特發布《2021全球食品與飲料趨勢》】)
英敏特指出食品與飲料三大關鍵趨勢:
一、融入變革:成功將屬于那些改善地球和人群健康的公司。
二、智能飲食:科技將幫助消費者制定高度個性化的方法,獲得身體和心理健康。
三、高科技盛宴:隨著食物科技成為拯救食品供應的重要工具,消費者對食物科技的信任也將加深。
為此,提出三大建議:
療愈心靈——創新性食品飲料配方將提供心理和情緒健康解決方案,降維健康飲食奠定新基礎。
重塑價值——品牌將面臨應對信任、品質和“必需品”新定義的挑戰。
食物社群——食品飲料品牌可以從中發現消費者的心理訴求,幫助他們找到個人和群體的平衡點。
6.“健康酒”
(來源:知萌咨詢肖明超【預見新消費,探尋新機會】演講)
不要把健康酒單一理解為保健酒,健康酒未來的概念是讓更多的消費者在喝酒時更輕松,更享受,更沒有負擔。所以,我們可以從口感的角度和產品概念的角度來發現一些基于健康主題的創新點和新機會。
7.“品牌早熟”
(來源:司馬不疑的隨想錄【消費與醫藥背后的真相】)
過去打造一個品牌平均需要30年,現在是3年。
如今很多行業過去3年大于過去30年的變化。
8.用“小數據”代替“大數據”
(來源:參考消息【德媒預測:2021年,這些科技夢想將成真】)
德國人工智能專家馬蒂亞斯·貝特格正嘗試開發使用“更少數據的方法”,即用“小數據”代替“大數據”。它可使計算機的能力更加接近人腦,人類通常不單從大量例子中學習,也從特殊中發現規律。以此辯證地看待市場“大數據”,對市場潛能的預見固然可喜,對其的抑制更須提防。
9.“超短鏈接”
(來源:復旦管理視野【互聯網的那些“套路”用在新消費行不行?】)
白酒這個行當,與絕大多數傳統品牌一樣,早已在經年累月的積累中固化了高頻消費的客戶群體,構筑起強大的線下銷售體系,從工廠到多級經銷商,再到商場和各大網點,它呈現出的是從原點向外發散的經銷結構,但對于新消費品牌來說,通過互聯網,產品就能直連消費者,這種“超短鏈接”在消費加速時代“以快打慢”,是一種優勢。
如今低度酒飲在線上風行,其優勢在于“前互聯網人”對流量的敏感嗅覺。當電商渠道的市場空間不斷放大,這個“場”就成為傳統品牌與新消費者品牌博弈的焦點。傳統品牌看不懂的新場景、抓不住的流量、摸不透的“網絡原住民”,不就是新消費品牌“掌門人”過去的老本行嗎?
10.“真快樂”
(來源:金融界【2021北京消費季啟動,國美助陣詮釋消費新勢力】)
4月28日,在“第三屆全國雙品網購節暨2021北京消費季”啟動當天,國美“真快樂”沉浸式購物再次出圈,通過科技、美食和國潮夜經濟三個消費場景進行一系列沉浸式的趣味娛樂互動,進而引發一系列打卡熱潮。
“真快樂”始于今年416大促活動,國美將“真快樂”APP作為貫通線上線下平臺的重要載體,背后用意是向“平臺化”和“娛樂化”方向戰略的升級,凸顯“好物、好價、好便宜”的主題,引發大眾共情,大力開拓年輕人市場,引領著零售業開啟新變革。(原標題:半年復盤07 | 十條新知,認識“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