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間,繼上周三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降準信號之后,上周五央行宣布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部分將用于置換MLF和彌補稅期流動性缺口,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9%。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降準為2021年第一次降準,且也并非傳言中的定向降準,而是全面降準。那么,釋放一萬億、全面降準的背后,會對白酒行業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實體經濟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對于本次降準的原因回答道:“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以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
微酒記者采訪國信證券相關人員得知:由于目前LPR(貸款基礎利率)已經連續14個月不變,降準后,金融機構的負債成本會有所下降,釋放長期資金,有助于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特別是小微企業受益更多。
對于白酒行業來說,這也意味著處于底部的小微酒企們或將迎來春天,因為經濟政策放松之后,企業融資環境改善,手上將有更多錢來搞市場;另一方面,全面降準對于想要進入白酒行業的新手們也是利好消息。以最近大熱的醬酒舉例,醬酒單價不斷上升導致醬酒入門門檻上移,而全面降準過后或將有更多企業“染醬”。
宏觀來看,當新鮮血液不停注入之后,對于白酒行業整體向好發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其次,央行本次全面降準的背后實則也是為保障貨幣流動性、提高國民需求而發布一次經濟政策。由此也可以預見,這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白酒市場的消費。
最后,降準還有一個更關乎酒業的隱密性邏輯,因為降準是投放人民幣的一種形式,其實就是在“貨”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幣”,人們就會擔憂手上的“幣”貶值,從而追加投資、消費,使其盡可能避免貶值,而極具保值增值的名優白酒、中高端酒品也可能因此引來一波熱潮。
此外,也有行業人士解釋到:“降準主要是穩貨幣,保障流動性,合理的話不會造成貶值。”但由于消費者對于降準內在邏輯的不了解,“炒酒”場景不可避免,包括對于白酒股的加倉與減持,微酒也要在這里提醒大家一句老話:投資需謹慎。
總的來說,本次央行降準在短期內會對包括白酒行業內的大市場環境消費起到一定推動作用,會是一個利好狀態;但在市場趨勢面前,中長期影響并不大,所以各大酒企依然需要保持危機意識,堅持把控品質,大力做好品牌才是硬道理。(原標題:釋放一萬億!央行全面降準對白酒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