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酒市場逐漸回暖,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白酒企業產業的不斷擴大,白酒市場競爭變得白熱化,白酒慣有的格局或將打破重組,呈現出“洗牌”的趨勢。何以見得?看川黔名酒的最新動作即可明了。
9月19日至20日,由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四家企業聯合主辦的“川黔名酒•情系東北”2017峰會在遼寧沈陽召開。期間,四家企業將采取產品展覽展示、交流互動等形式,促進川黔兩地釀酒行業合作與發展,共同開拓東北市場。這四家企業從相互競爭到“攜手”共進東北市場,像重磅炸彈一樣震驚了業內人士,更是沖擊了東北白酒市場。東北三省一直都是名酒較為忽略的地區,而且該地域也沒有代表性的龍頭白酒企業,可以說是白酒市場的“冷宮”,但卻有很大的市場開發空間。另一方面,東北中低端白酒市場做得比較成功,消費者市場基礎雄厚,外來白酒市場培育和消費者引導成本高,任何一家外省酒企難以獨自承擔開拓東北市場的風險,所以四家企業才會“以和為貴”地開發。在筆者看來,川黔名酒共同分切東北“蛋糕”的模式如果實踐成功,則將有可能推廣至西北、廣西、云南這些同樣是白酒弱勢的區域。
那么,國內中低端白酒企業局勢將有三種可能性:有的退出市場,有的被兼并,有的則將銷售目標轉移到更基層的市場來打造自身的小品牌。正如東北中低端白酒在川黔名酒的沖擊下,唯有轉移自己的銷售目標,向基層開拓新的消費市場。近日,黑龍江省白酒協會出臺“主航道創新計劃”,將品牌散裝白酒經營銷售作為中小白酒企業振興發展重點手段。顯然,東北三省政府機構和相關行業協會、酒企已經重視起自身發展的局限和不足,名酒進駐東北市場只是加快其產品升級、市場轉化的進程而已。
如果沿著這種形勢發展,中國白酒行業原有的格局將會被打破重組,走向“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局面。如何在開拓高端白酒市場,又保證當地白酒企業不至于覆滅,是行業協會和白酒龍頭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日前,四川省發布了《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白酒行業并購重組,支持重點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兼并、收購四川省內外白酒企業,實現規模擴張。在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等方面,加強對兼并、收購企業的指導和管理,支持四川省屬國有企業參與川酒企業培育和組建大集團。由此看來,川酒重組格局已成定勢,將來也會是白酒行業的趨勢。
白酒格局“洗牌”對行業來說是有益的,不僅可以開拓更多的白酒市場,讓更多人喝到好酒,也能使白酒行業更規范,更能有效提升產品質量,為產業優化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