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黃酒行業的“老大”,古越龍山(600059,SH)近年來擴張腳步明顯偏慢。營收和凈利潤方面已被會稽山(12.320, 0.01, 0.08%)(601579,SH)、金楓酒業(10.920, -0.06,-0.55%)(600616,SH)等后進者追上甚至超越。
近日,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黃酒行業低端小散的局面一時無法打破,龍頭企業所占份額小,在行業升級、價格體系樹立等方面話語權有限,市場仍需進一步集中。
業績不再一家獨大
從業績來看,古越龍山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98億元,同比僅增長3.77%,實現利潤總額1.26億元,同比增加14.1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16.27%。其中旗下營收凈利超過10%的全資子公司僅有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一家,實現營業收入2.2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0.3億元,凈利潤0.23億元。
有分析指出,古越龍山近年的發展過于保守。在2009年收購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后,基本停滯了擴張腳步。
反觀同為于紹興黃酒龍頭之一的會稽山,其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5.78億元,同比增長3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8443萬元,同比增長21.83%。
記者梳理古越龍山歷年年報發現,其利潤收益也長期處于起伏不斷態勢。2012年,古越龍山凈利潤達到歷史峰值1.91億元;2013年,公司凈利潤大幅跳水24.54%至1.44億元;在經歷了2014年的增長之后,古越龍山又在2015年同比下滑28.05%至1.33億元;2016年凈利潤再次下滑至1.22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38%。
與此同時,會稽山在2016年迎頭趕上。據會稽山2016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9億元,雖低于古越龍山,但增速為14.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41億元,增速達到24.43%,也高于古越龍山。
記者注意到,會稽山近年來市場擴張明顯比古越龍山更積極,特別是2016年以來,在資本市場動作頗多。公告顯示,2016年會稽山斥資4.8億元,先后收購了烏氈帽酒業有限公司及浙江唐宋紹興酒有限公司;2017年初,會稽山又收購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14.78%股權。會稽山表示,收購塔牌意欲做強做大黃酒主業戰略布局。
不僅是會稽山,另一家上市黃酒企業金楓酒業也動作頻頻,在將紹興黃酒生產企業浙江白塔收入囊中后,2015年其斥資2.99億元收購無錫振太酒業有限公司,豐富產品線與產品風格,并在上海核心市場的基礎上,加速向江蘇等其他市場擴張。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行業格局很可能會出現變數。
公司:品牌知名度仍是第一
根據中金公司今年發布的黃酒產業研究報告,去年黃酒銷售額呈現上升勢頭,同比增長8%,成為國內增長最快的大眾酒類,尤其在浙滬以外地區營收增速高達30%以上。
古越龍山相關工作人員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古越龍山品牌銷售遍及全國各大省會城市,除了長三角傳統黃酒飲用區域,其他區域銷售額占比達到30%。從全國來看,市場占有應該更占優勢,品牌知名度依然是黃酒品牌第一。在此基礎上,隨著黃酒消費的增長,企業發展將迎來一定機遇。
古越龍山在2017年的經營計劃中表示,在2017年將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創新品牌運作方式,優化產品結構并加強生產和質量管理;同時力爭酒類銷售增長5%~10%,利潤增長6%~11%。
不過,在半年報中,古越龍山對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目前黃酒的消費區域仍主要集中于江浙滬及皖贛閩等地區,北方有部分區域已有黃酒消費基礎,但尚未廣泛形成飲用黃酒的習慣。
古越龍山2016年報告顯示,酒類銷售的毛利率為35.94%,同比增長了1.84個百分點,其中中高檔酒的毛利率為50.33%,同比增長了3.22個百分點。盡管自身毛利率逐步實現好轉,但記者也注意到,相比同行業會稽山和金楓酒業,古越龍山利潤率依然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