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白酒行業基本面表現依舊良好,疊加中秋及國慶的黃金銷售時期,以及近期國家出臺促消費重磅文件出臺,意見點題以吃穿用住行消費為首的七大消費增長點的利好刺激,白酒行業或準備迎來一波明確的估值修復窗口。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旺季來臨,高低端銷售分化加劇
據了解,在今年1月份,國內一線白酒龍頭已經上調了一輪銷售價格上限,例如飛天茅臺的終端限價由1299元/瓶上漲到1499元/瓶。隨后,52度五糧液的終端零售指導價也從969元/瓶上調至1099元/瓶;6月19日瀘州老窖宣布國窖1573上調線上銷售價格至1099元/瓶;6月25日,洋河股份也對外發布漲價消息,7月1日起全線上調商品出廠價和零售價。
在8月20日,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強調,“高度關注重要節點,全力保障市場供應”,并表示下半年將持續發力控價穩市。與此同時,茅臺通過增加經銷商配額,在市場上投放超過7000噸的飛天茅臺,并設立巡查督導組嚴格管控終端價格。
經過一系列的“組合拳”,飛天茅臺的價格終于有所回落。北京市場的茅臺酒批發價一度明顯降溫,從1800元/瓶回落到1600元/瓶。然而,時隔半個月,飛天茅臺的市場價格卻再次漲至1800元以上,現在有些地方甚至都賣到1900多元了,“一瓶難求”仍然非常突出。有些專賣店由于經常處于沒貨狀態甚至開始對茅臺實施限購。
同時,五糧液20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會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遵循“量價平衡”的原則,不會單純盲目地提高價格。但據經銷商透露,五糧液的系列雖然還沒見漲價,但跟茅臺一樣也是走貨比較緊缺。
但另一方面,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商超、煙酒專賣店發現,中秋前夕,部分中低端白酒售價變相下調,部分品牌之間更是打起了“促銷戰”,白酒銷量也持續走高。包括瀘州老窖、水井坊、杏花村在內的多個白酒品牌相繼推出了“買一贈一”、“買二贈一”、“買一贈50元購物卡”等不同力度的促銷活動。
從市場反應來看,一邊是中低端白酒為提升銷量、搶占市場份額,不惜變相降價大打“促銷戰”;另一邊則是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供不應求,市場價格一路飆升。
據分析人士稱,目前國內白酒市場已經分化為兩大陣營,一方是“價值型”,以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為代表;一方是“價格型”,以水井坊、今世緣等中低端白酒為代表。“對于價格型白酒品牌來說,提升銷量至關重要,所以在中秋這個關鍵節點上,他們一般會加大促銷力度。”中低端白酒在中秋前大打“促銷戰”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誰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未來誰活下來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三大酒類產量增速連月下降,去庫存加速
近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全國白酒單月生產量已連續三個月出現同比下滑,但綜合1-8月的整體表現,依然有穩定小幅的增長。葡萄酒領域的表現則依然較為弱勢,不僅單月產量同比下滑,1-8月的累計產量較去年同期跌勢也仍未終止。即使是啤酒,也從一季度的高增速轉而回落,反而成為增速下滑最明顯的品種。
具體看,今年前8月,全國白酒產量594.4萬千升,累計增長2.2%,其中8月份實現產量60.8萬千升,同比下滑5.3%;全國啤酒產量2926.7萬千升,累計增長0.3%,其中8月份實現產量440.7萬千升,同比增長0.8%;全國葡萄酒產量39.2萬千升,累計下滑3.9%,其中8月份實現產量4.9萬千升,同比下滑9.3%。
業內人士表示,從整體上看,白酒產量增速趨于平穩,白酒行業趨向中高端領域的勢頭正推動行業的整合與淘汰。白酒行業不僅將保持品牌集中度提升的趨勢,隨著行業景氣度的不斷延續以及中產階級的崛起,高端、次高端成為行業內最具發展的價格帶,頭部品牌以及區域性品牌將主導白酒市場的走向。不排除接下來全國白酒產量仍將出現單月增速同比下滑的情形,但并不會影響品牌白酒企業在市場的整體表現。
行業集中度提升,小企業面臨競爭壓力
2018年酒業半年報顯示,19家上市公司2018上半年總營收約為1053億元,同比2017上半年約786億元增長了34.09%。無論是增長的家數,還是總增長的幅度,或都證明白酒行業上半年仍保持著正增長的發展態勢,且強勁。
然而硬幣還有另一面。一線品牌加快了渠道下沉的速度,其品牌和綜合實力的優勢,對二三線和中小白酒企業也形成擠出效應。據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7年底納入全國釀酒產業數據的企業為1593家,而到今年5月,已減少了100多家,且虧損企業的數量還在增長。
事實上,盡管白酒整體產量平穩,但從此前已連續發布的酒企半年報數據也不難看到,居于頭部的白酒企業,在營收數據上保持著較高的增長勢頭。
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三家酒企2018年上半年的凈利潤都在50億元以上,貴州茅臺半年的凈利潤甚至達到157.64億元。排名第四位的瀘州老窖凈利潤為19.67億元。在此之后的上市白酒企業,凈利潤均不到10億元。
招商食品團隊最新跟蹤數據也表明,總體感受是中秋旺季酒企動銷正常,高端白酒茅臺表現最好,動銷旺盛,批價回落后迅速回升,需求仍持續旺盛,超市場預期,五糧液老窖繼續控量挺價;次高端整體增速邊際放緩,洋河表現較好,水井坊、劍南春增速放緩;中檔酒古井口子動銷良好,古井 8 年、口子 10 年仍增速最快,產品結構升級趨勢未改。市場前期預期過于悲觀,酒企間的分化也較為明顯。
申萬宏源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呂昌指出,白酒行業景氣度長期仍處于上升通道,從當前名酒的絕對價格水平、背后的驅動因素、復蘇的時間周期等維度看,行業向上的趨勢延續,消費品牌化、集中化的趨勢還沒有走完。“但隨著行業復蘇進入第三年,行業增長進入擠壓式增長階段,分化更加明顯,全國名酒未來仍能通過消費升級和份額集中獲得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