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酒類渠道資本動作頻頻,越來越多的資本方開始覬覦這塊尚待開墾的“新大陸”。
“鼎暉投資等機構今年上半年投資了我們”,歌德盈香掌門人、董事長劉曉偉今日上午在“華樽杯”第七屆中國酒類企業品牌價值評議頒獎盛典上向酒業家記者透露,“歌德盈香接下來還有收購在進行”。
據記者查詢,歌德盈香現有股東包括深圳前海鼎暉頤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此外,據酒業家記者了解,早在數年前,鼎暉投資即曾與華東最大的酒商之一商源集團有過接觸。
這是少有投資酒業的鼎暉資本,在酒水領域的第二筆投資,早在2012年,鼎暉就投資了內蒙古最大的白酒廠家河套酒業,希望推動其盡快上市。
資料顯示,鼎暉投資是國內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目前管理著五支美元基金和兩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資金規模達650億元人民幣。
“酒類渠道變革3年后見分曉”
進入2015年之后,歌德盈香今年資本整合動作頻出,先是并購中國最大的葡萄酒電商也買酒,近期又出資并購華東酒類連鎖企業酒老板。
△歌德盈香董事長劉曉偉(中)領取華樽杯57.42億品牌價值獎牌
同時榮獲“中國老酒品牌第一運營商”稱號,旗下也買酒獲評“中國酒業十大電商品牌”稱號
緣何一家主營老酒業務的企業會進行這樣的并購?劉曉偉對酒業家記者表示,主要是基于抓住酒類渠道變革機遇的考慮,“酒類渠道變革趨勢挺明顯的,3年后大變樣,窗口期很短,歌德盈香想在渠道上做些整合,酒類渠道變革可能還是要以整合并購為主,酒行業的流通領域本身還是很傳統,白酒也有一定的市場性和計劃性,讓行內的人來重組并購更現實一些,這也是像諸如鼎暉、華泰證券投資我們的原因”。
對于今年酒類渠道資本動作如此之多,劉曉偉認為,“市場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了,以前各種條件不太具備,現在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兒,經銷商也認識到了這個變革,通過新的模式擴大規模才有可能生存發展下去,過去經銷商有‘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想法,能生存就可以了,現在沒有創新,沒有硬件,其實是很難維持的。其實類似的并購很多,無非是歌德被報道了,沒被報道的并購應該還有很多。”
歌德盈香并購邏輯首度曝光
“此次并購以后,也買酒、酒老板成為歌德盈香的全資子公司,原股東都變成了歌德盈香的股東,歌德盈香成為酒類流通行業的整合投資的平臺,業務平臺在也買酒、酒老板上,目前兩家正在合并辦公,歌德盈香接下來還有類似的收購在進行”。劉曉偉對酒業家記者表示。
“諸如像百川、怡亞通、中糧都在加速對整合線下渠道的收購,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參與變革,讓渠道更直接,更有力”,劉曉偉認為。
目前,也買酒和酒老板已經是歌德盈香的全資子公司。對于收購的兩家企業線下線下的整合,劉曉偉表示,酒老板在上海是連鎖老大,規模比較大、歷史也比較久,和也買酒之間進行業務融合,是非常好的互補。
據劉曉偉透露,酒老板年營收3億元左右,收購的時候門店有80多家,均為直營店,70多家在上海,“中國市場特別大,線下發展空間還很大,比如鏈家中介,現在有直營店3500家,酒的消費頻次肯定比房產中介次數高”。
而對于也買酒,劉曉偉對酒業家記者表示,收購也買酒的價格在6億元左右,70%是現金收購,原有外資股東退出了,管理層的股東基本都留下來了,交易代價是換股為主,一部分是現金,在劉曉偉看來,龐大的用戶基數、在葡萄酒品類上的優勢、經驗豐富的經營管理團隊是也買酒的巨大優勢。他還表示,也買酒去年營收不到5億元,虧損一千多萬,但今年能實現盈利,“其實也買酒業績一直不錯,獨立發展3-5年肯定沒問題,收購的時候已經連續4個月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