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財經》編者按:在2018“舉杯汾陽·品味世界”的酒博會召開之際,剛剛揭幕的規模宏大的“中國汾酒城”已成為標桿性的行業坐標,而匯聚17大名酒的白酒產區論壇,也成為深化產區產業化探索的思想谷地。產區引領下的中國白酒國際化之路的交流和探討,日漸成為中國白酒企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行業共識。這種世界性的行業關注,讓“呂梁產區”這個話題,再度被放了聚光燈之下,小產區、大品類的“清香天下”的行業夢想,已在杏花村這片土地上呼之欲出……
太行汾水杏花村,味重西涼今古魂。
得造花香將進酒, 詩因杜牧醉三分!
——歐陽瑾
山西,因太行山而得名;呂梁,因呂梁山而得名;汾陽,顧名思義,位于汾水之側,自然是以汾河而聞名于世。
古人認為,山為陽,水為陰。一陰一陽,五谷滋長;有山有水,萬物欣榮。酒為糧之精華,自是得益于此,一方水土、一方氣候,都深刻影響著這個地區的白酒風格和品質。作為與國際口感接軌最有優勢的山西白酒,以其獨有的“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諧調,余味爽凈”等特點,備受中外消費者推崇。
隨著2017年“世界十大烈酒產區”的確立,在當地相關部門的領導下,在“中國酒魂”汾酒的帶領下,清香型白酒核心產地的“呂梁產區”高歌猛進、迅猛發展,正在形成一片遼闊的中國白酒“清香天下”。
作為中國白酒“祖庭產區”,清香型白酒的優勢與生俱來。那么,如何將先天優勢轉化為發展態勢?呂梁產區打造的中國白酒“清香天下”未來如何發展?產區領頭羊汾酒又在“清香天下”中發揮著怎樣的能動性和牽引力?在第二屆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召開之際,《酒業財經》謹以特稿形式,為您深度解析。
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017年11月19日,中國酒業協會在上海評選出了“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其中中國獨占6席。據了解,參與評選的代表有國內行業知名企業,有世界著名烈酒公司代表,也有政府領導以及協會代表,宿遷、亳州、遵義、宜賓、瀘州、呂梁、蘇格蘭、干邑、波多黎各、瓜達拉哈拉最終入選。
針對“世界烈酒十大產區”這一概念的提出,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產區”是全球消費者對于優秀的酒類飲品最重要的判斷標準,也是世界烈酒最好的品質表達方式。如提到“白蘭地”就會想到法國干邑,說起“威士忌”就會想到蘇格蘭,提到“朗姆酒”則會想到波多黎各。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宋書玉認為:產區表達是中國白酒的核心表達,百花齊放,各展其芳,才是中國白酒的產區價值的真正體現。中國白酒釀造五絕中的水、糧、曲、窖、藝,與釀造場所微生物關系密不可分,造成白酒釀造恰恰是最講產區,所以中國白酒是最能彰顯產區價值的世界美酒。
“呂梁產區”的確立,標志著作為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山西呂梁擁有了白酒行業的“世界級”名片,該市白酒行業“清香天下、天下清香”的發展目標再邁戰略性步伐。那么,以汾酒為代表的“呂梁產區”是如何進入評委們的“法眼”的呢?換句話說,“呂梁產區”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據汾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曉東介紹,呂梁產區的產業定位,具有先天性的資源整合價值,無論歷史還是現實,都足以支撐當地支柱產業的發展構想。呂梁地區是中國酒的發源地,也是世界烈性酒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早在隋唐時期,這里就釀制出了“干和”汾酒,并隨著山西商人的腳步傳遍了全國,孕育出了世界烈性酒的重要代表——中國白酒。至今,從“干和”汾酒逐漸發展成熟的固態發酵法,仍是中國白酒獨步全球的根本。而“汾酒大王”的日漸回歸,更是為呂梁產區提供了未來發展的“中國酒魂”。
呂梁作為世界十大烈性酒產區之一,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全市現有釀酒企業72戶,有汾酒、竹葉青、杏花村、汾陽王等4個全國馳名商標,老白汾、玫瑰汾、金家、晉善晉美、老傳統等20個山西省著名商標。這里的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35.8平方公里,園內有釀酒企業45戶,白酒產能已達到30萬噸。未來,對呂梁產區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稅收支持,將是當地經濟中一個支柱性產業的集群性戰略。
如果說“呂梁產區”的規模還不足以讓你感覺到這片“清香天下”的魅力,那么其品質的優良、文化的深厚以及對中國白酒的影響絕對可以讓你震撼。
眾所周知,呂梁產區的核心在汾陽,汾陽的核心在杏花村。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說,杏花村所出產的汾酒,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獨特的歷史文化,汾酒擁有6000年的釀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和1300年的蒸餾史,是中國白酒產業的奠基者,是傳承中國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教科書,是見證中國白酒發展歷史的活化石。
杏花村汾酒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輝煌。1200多年前,晚唐大詩人杜牧游經杏花村,提筆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經典詩句,廣為傳唱,杏花村的汾酒也隨著這首詩而家喻戶曉,名揚海內外。到了近代,汾酒更是大放異彩,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一舉榮獲中國白酒品牌唯一甲等大獎章。1949年,汾酒、竹葉青酒成為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國宴用酒。新中國成立的后五次全國評酒會上,汾酒均被授予“中國名酒”稱號。其產品工藝獨特、品質上乘,成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譽為“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
2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在汾酒的標桿作用下,整個呂梁產區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除了上述“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之外,“呂梁產區”還具有“業態完整、前景廣闊”的顯著特征。據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立偉介紹,汾酒是世界的白酒,杏花村是有文化的符號。自去年開始,呂梁市委政府與中國酒協多次溝通,決定以世界酒文化博覽會的形式,推動以杏花村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走向世界,推動白酒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近年來,當地政府以汾酒為依托、文化為牽引,深度挖掘打造了一大批旅游景區景點,完整的業態使白酒產業實現了與旅游、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在杏花古鎮,可以親身體驗白酒之都的獨特魅力;到保存完整的千年老酒作坊,親自參與古法釀酒;到汾酒博物館,實地領略汾酒6000年釀造文明的深厚底蘊;日前揭幕的中國第一酒城——中汾酒城,它的占地面積相當于兩個平遙古城、建筑面積相當于十個北京故宮,走進去可以真切地感受綿延10公里青磚壘砌的城墻、100多座仿唐宋明清建筑群的氣勢恢宏,連綴成6000年的中華白酒文化注腳。
完整的業態為產區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呂梁白酒產業的廣闊前景,主要表現在白酒產業已成為當地轉型發展的戰略性優勢產業。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立偉說,目前呂梁市以白酒為重點的優勢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產能開始釋放,不僅明顯拉動了GDP增長的百分點,白酒產業增加值在GDP的占比也有大幅提升。到“十三五”末,呂梁市計劃實現白酒產量50萬噸,白酒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利稅150億元,將呂梁打造成全國一流、世界馳名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和酒文化旅游勝地。
呂梁產區發展前景的廣闊,并不意味著當地白酒產業要搞“運動式”發展。白酒是一種集文化與物質于一身的特殊產品,因此,白酒產業的發展更需要傳承與匠心。“短平快”不是白酒,“看長遠、穩發展、慢下來”才是白酒厚重內涵的體現。
9月16日,李秋喜在“一帶一路”中國名酒價值論壇上提出,“中國白酒是天人合一的純糧食精華,是世界上品質最好,規格最高的蒸餾酒。名酒應該樹立這種堂堂正正的產業自信,中國名酒的傳承起至應該是傳承匠心精神,我對匠心精神的理解只有四個字:用心守望。”
好一個“用心守望”,好一個“產業自信”!這不正是“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嗎?
眾所周知,汾酒自去年實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以來,在行業中創造了令人側目的“汾酒速度”。近段時間,汾酒除了國內市場的穩步發展之外,國際化之路更是屢建奇功,可以說是當前中國白酒行業中發展態勢最好的企業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很多人都會“頭腦發熱”,然而汾酒掌舵人還能如此冷靜的提出“用心守望”,不得不佩服秋喜老總的沉穩和理性。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從產區“扛把子”汾酒身上,亦可探尋到“呂梁產區”的未來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