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榨菜股”,增幅超越茅五酒業“榨菜股”,增幅超越茅五2018年A股上市企業報表已經紛紛出臺,榨菜、方便面相關企業一路走高。這被解讀為“大眾化消費品”將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與此同時,在20家白酒上市企業所交出的成績單中,順鑫農業(旗下“牛欄山”主打民酒)同樣業績傲人,多項指標超越茅臺、五糧液等一線酒企。在2013年酒業進入調整期后一度被看好,其后又進入沉寂狀態的“民酒”市場,是否會因此而再度形成熱潮?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酒業“榨菜股”,增幅超越茅五
對于中國股市而言,“榨菜股”一路高升,已經成為一種經濟現象,預示著大眾化消費品市場未來驚人的增長趨勢。
涪陵榨菜2018年中報業績,被觀察者形容為“亮瞎眼”——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11%,凈利潤同比增幅77.52%!
涪陵榨菜2018年的業績在普遍偏低的2018年中報成績單中,堪稱驚艷,但若與民酒第一股“順鑫農業”相比,其實依然偏弱。
2018年白酒企業年中報顯示:營收增幅最快的為順鑫農業,達到了62.29%,超過了茅臺的38.27%,五糧液的37.13%,在實際營收規模方面,位居第四,達到了57.73億元,僅次于貴州茅臺(333.97億元)、五糧液(214億元)、洋河股份(145.43億元)和瀘州老窖,與瀘州老窖64.2億元的體量頗為接近。
在凈利潤增幅方面,同樣表現不俗,達到了96.78%,僅次于老白干(208.01%),舍得(166.05%)、水井坊(133.59%)這三家,同樣超過了貴州茅臺40.12%的增幅、五糧液43.02%的增幅。
實際上,順鑫農業的超強表現,此前已經被相關財經機構所關注。在“21數據新聞實驗室”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100支“牛股”中,共有5支酒業股票,其中4支為白酒股。順鑫農業就以今年以來90%以上的漲幅位居白酒股榜首,100牛股第9位,也是唯一一支入列TOP10的白酒股票,對于順鑫農業的高漲幅,“21數據新聞實驗室”認為原因在于“漲幅業績驅動低估值白酒股”。
這只牛股的超強表現,與其旗下主打產品“牛二”定位契合大眾化消費品激增的環境有關。
單價約在15元左右的“綠標”牛欄山二鍋頭,為牛欄山旗下戰略性單品,其影響力目前仍遠超升級產品。
順鑫農業2017年報披露其年度銷售白酒42.93萬千升,同比增長28.75%,白酒銷售數量增幅大于營收增幅(24%),即單位銷售額并沒有增加,可證明其主力產品仍為大眾化民酒。大眾消費品需求持續增長
大眾消費品需求持續增長
無論是榨菜股還是民酒股,其高速增長都來源于大眾化消費市場持續增長的需求,來源于其順應需求、積極外拓、挺進全國市場的帶動。
涪陵榨菜的拳頭產品依舊是榨菜,榨菜的營收占比高達84%。對順鑫農業來說,白酒是主業,而其中大眾化定位的民酒是主力產品。
順鑫農業2018半年報分析認為:從白酒行業復蘇方面來看,白酒產業的消費升級并不僅僅局限于高端酒的升級,還有大眾酒的升級,整個白酒行業銷售總量實際上并沒有顯著提升,但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正在由低價取向轉為品牌取向,市場規模進一步向知名企業集中。牛欄山白酒在“正宗二鍋頭、地道北京味”的名酒產品定位下,著力打造成為民酒中的名酒。
一方面以民酒定位取勝,另一方面牛欄山也在消費趨勢帶動之下,積極開拓全國市場。
2012年,牛欄山施行“1+4+5”億元市場戰略布局,以北京市場為核心,將天津、保定、呼市、唐山打造成4億元的市場,將山東、河南、山西、內蒙、遼寧培育成5個省級億元市場。
2013年,牛欄山開始了大規模擴張之路,發力三四線城市市場,推進泛全國化市場布局,實現外埠市場銷售收入占比穩步提升。
全國化營銷網絡業績貢獻明顯,牛欄山已經擁有了包括河北、內蒙、江蘇等多達18個億元級省級市場,外部市場銷售收入逐年提高:重點發展的長江三角洲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8%,湖南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3%,新疆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0%,全國化布局收效顯著。未來幾年,牛欄山將重點打造樣板市場,在長三角、珠三角、華北、東北和西北,甄選并培育5到10個外埠重點市場,形成5億到10億元銷售規模的省級樣板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牛欄山目前已經擁有三大生產基地,除北京基地外,先后在香河、成都建立了生產基地,尤其是成都基地的落成,能夠有效輻射西南地區的市場。這也表明,未來牛欄山或采用類似快消品行業常用的“就地生產”模式,強化對區域市場的供應能力,徹底走上“大眾化快消品”之路。
是否會掀起第二次民酒潮
2013年酒業進入調整期后,鑒于當時高端酒節節下滑的狀況,諸多企業紛紛瞄準“民酒”領域,一線名酒附身下探,區域酒企致力“大眾化”。在牛欄山二鍋頭一騎絕塵的情況下,第二次民酒熱潮會否形成?
在經濟增速放緩和酒業低迷的雙重壓力下,不少酒企通過梳理產品體系重新找準定位,由過去的名酒向民酒過渡。
五糧液于當年推出“腰部化戰略”,下探百元定位,金六福酒業也在2013年提出打造“百元以內消費者首選酒品牌”,加上傳統的民酒如牛欄山二鍋頭、四川豐谷酒等,一時“民酒化”運動如火如荼。
白酒業內人士郭佑辰認為,“民酒”可理解為親民酒,也可以理解為大眾酒,從產品檔次到價位上跨度較長,很多企業都可以將自己定位為民酒,如在江浙滬及經濟發達區域,天之藍、海之藍(150~400元)可以為民酒;在安徽等地古井年份原漿獻禮版、種子柔和、宣酒5年(55~90元)為民酒;在貴州地區金沙回沙三星、珍酒(40~50元)為民酒;在京津冀農村區域牛欄山白牛、老村長、紅星二鍋頭(11~18元)等也為民酒。
隨著2016年后酒類企業逐步企穩回暖,向上升級又成為發展主軸,民酒熱潮似乎一度沉寂。
在2017年、2018年牛欄山超高業績的帶領下,是否會出現新一輪民酒熱潮?
部分業界觀點認為,酒業營收與利潤迅速向名酒集中,譬如,前四大百億俱樂部成員占據了80%的利潤額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區域酒企在高端道路不可行的情況下,勢必向民酒集中,而從消費市場來看,大眾化消費品向品牌集中,也給予了民酒先行者更多機會。
業界認為,未來民酒消費市場會繼續擴大,與此同時,將會形成價格細分趨勢。譬如目前牛欄山占據主流的10~20元價位,在這個價位空間,其他民酒很難與其爭雄,只能憑借地緣特性在本地形成優勢。
牛欄山二鍋頭憑借先發優勢,在部分民酒價位段占據主流,這就意味著未來會有其他民酒產品切分剩余的價位段。譬如30~50元價位,60~80元價位,100元價位等等。
實際上,民酒領軍品牌牛欄山也在升級品系,指向其他價位段。2017年度,牛欄山重點加強珍品陳釀、新一代陳釀等系列升級產品和部分盒裝酒的品牌運作,加上超級大單品“綠標”牛欄山,形成了齊頭并進態勢。
這就意味著,未來民酒市場會進一步細分價位段,并在尚未形成優勢品牌的空間內形成劇烈競爭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