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多年慣例,進入第三季度,特別是7、8月份,還是淡季時刻,做鋪貨、做市場網絡構建、耕耘升學宴、為中秋節小旺季蓄力,是常規、常態化工作。但在疫情肆虐過后、全國疫情防控基本取得階段性偉大勝利的當下,2020年度這個第三季度,對于魯酒板塊、對于整個中國酒業來說,可以稱為“百日關鍵戰”,地位凸顯極為重要!
梳理一下我們會發現,即將到來的第三季度,是多數酒企,由疫情期、全面向正常期過渡的轉折點;是全面考驗疫情期間企業準備是否充分的“百日”期末大考;是全面彌補疫情期間損失、關乎諸多酒企生存、能否能完成年度目標的關鍵期;是關乎部分酒企是否能夠抓住趕超機遇期和重建行業話語權的歷史機遇期。
正因為在2020年度特殊時刻,賦予了第三季度這么多的使命、擔當和期待,這也是我們把“迎戰第三季度”作為本期封面專題的核心原因。
1.關于轉折點。
近期行業內有專家調侃“2020年度酒業從7月開始”,雖有些絕對,但思考下,也有一定道理。面對突發疫情,第一、二季度內的春節、元宵、“五一”小長假、“五一”前后喜宴等諸多傳統意義上的酒水銷售小高潮,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隨著4月8日前后離漢離鄂通道正式開通,隨著5月份國家多個省份相繼將疫情危險級別下調,6月前后各地小學、幼兒園的陸續復課,這說明整個社會開始逐步走向全產業恢復新時期。
雖從全國層面來看,近期也有黑龍江、北京等區域疫情的小反復,但防疫控制大的趨好形勢、方向不會改變。
而全社會正常生活秩序全面或者是很大程度的恢復,也有希望在第三季度實現。從時間節點上看,第三季度內,升學宴、中秋節、國慶節等大的時間節點,都是酒水、特別是中高端品牌豐富過冬糧倉的關鍵點。
2.關于半年度大考。
可以肯定的說,在一、二季度疫情肆虐期間,多數魯酒企業、諸多行業企業并沒有消沉下去,相反斗志更堅、勤奮經營、堅持探索、積極應對。有部分企業還在全員培訓、核心部分人員調整、新產品開發、市場政策調整等多方面做出了審慎的安排和部署。
相關的調整、安排和部署,是否能夠最終經得住市場的考驗,7、8、9三個月,是一場魯酒必須面對的“百日”期末大考。能敢于和再次洶涌而入的名酒企業硬碰硬、巧碰硬,在核心價位段、特別是次高端價位段,在宴席市場、中秋市場能搶奪回多少份額,則顯示著我們這場考試的成績如何。小于預期,不及格;達到預期,優秀;超過預期,滿分甚至加分。
3.關于彎道超車。
可以肯定的說,每一次行業大調整,在給諸品牌帶來困境的同時,也給了部分潛力品牌、“后浪品牌”脫穎而出甚至是引領行業的新機遇。
幾十年來,十七大名酒品牌的命運反復、幾十年來新名酒的不斷涌現、幾十年來魯酒從四大家族到八大金剛再到九大集團,都說明了這一點。
行業殘酷的淘汰賽已經開始,即將出現第一輪結果。部分在第三季度還無法做出成績、秀出亮點、不能形成生存積累,那就等于把2020年度全年任務和希望都壓給了春節,“無糧”能否過得去這個寒冬,讓人揪心。
風雨過后,再見陽光。
第三季度是傳統季節劃分上的希望季、收獲季。期待更多的魯酒企業、行業品牌提前準備、真抓實干,在第三季度能有豐碩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