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酒板塊第一股上市的1994年到現在,25年的時間已經有19個白酒生產企業(包含順鑫農業)登陸A股市場,在資本助力下眾多企業散發出更強大的發展活力,同時也為股東們帶來了收益。
在當下的資本市場,白酒板塊已經成為最被看好的行業板塊之一。尤其是進入2019年以來,白酒板塊迎來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行情,貴州茅臺、五糧液、古井貢等紛紛創下股價新高,可以說白酒板塊在資本市場上正如日中天。
1、一張貫穿25年的表格
為了清晰展現進入資本市場的白酒企業,酒說(微信號jiushuo99)整理了19家白酒上市企業的上市時間\發行市值\目前總市值\每股發行價以及當前(截止至5月10日收盤)股價,呈現出一張縱貫25年的入市表。
(按上市時間先后排序)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白酒板塊之“最”
白酒進入資本市場25年以來,歷經發展出現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甚至是現象級的白酒股,酒說從“最早”、“最強”、“最慘”幾個維度盤點了白酒股之“最”。
最早
白酒進入資本市場的開端,要追溯到25年前。1994年,山西汾酒與瀘州老窖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93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成立,并將主體部分——原汾酒廠,改組成立了“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6日,山西汾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山西第一股、中國白酒第一股,填補了當時山西和中國白酒行業在上市企業上的空白。
在同年的 5月9日,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瀘州老窖”(000568)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瀘州老窖成為四川省釀酒行業中的第一家股份制企業,也是深圳交易所第一家白酒上市企業。
汾酒與瀘州老窖的上市對白酒行業具有里程碑式的開拓意義和榜樣作用,從此白酒行業邁出了資產證券化堅實的一步。
最強
論資本市場,誰是英雄?其實不只是在白酒板塊,甚至在A股歷史上,茅臺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細數貴州茅臺在資本市場的重要歷史節點。
2001年,貴州茅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逐鹿資本市場的歷程由此啟航;
隨著十余年的開拓,茅臺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在亮眼的市場表現促進之下,2017年4月10日,茅臺股價沖至394元/股的歷史新高,總市值達到4949億元人民幣,首次超過全球酒王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業界稱之為歷史性的一幕;
從此,茅臺盛況一發不可收拾,2018年1月15日,茅臺市值勇攀高峰,首次突破萬億,成為白酒資本市場第一支市值破萬億的,也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來到2019年,茅臺股價持續走高,4月24日盤中摸高990元,一度離第一支千元股僅有1%的距離……
相信茅臺的資本市場“神話”不會就此停止,在強大的市場基礎之下,茅臺將獲得不斷的發展,在茅臺將穩健步入“后千億”時代的歷史契機下,資本市場也將獲得更強大的發展信心。
最慘
雖然白酒資本市場一片火熱氛圍,但是5月10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關于甘肅皇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暫停上市的公告》,皇臺或將成為第一支退市的白酒股。
這讓白酒股市上演了一場冰火兩重天的大戲,可見再肥的草原上也有瘦馬。
皇臺酒業也曾輝煌一時,其上市是在2000年,甚至要早于茅臺,彼時甚至有“南有茅臺、北有皇臺”宣傳語出現。自2000年上市以來,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始終徘徊在1億元左右,曾多次出現業績虧損的情況,更是出現四次帶帽的窘境。從上市后的第三年也就是2002年開始,皇臺便第一次出現資本市場危機。此后出現了三次戴帽(st,退市或其他風險預警)、三次摘帽的經歷,而最后一次戴帽卻沒有再摘下來。
隨著2002年和2003年的連續虧損,皇臺酒業第一次戴帽, 2004扭虧為盈,成功摘帽;2007年和2008年再次連續虧損,皇臺酒業第二次戴帽,2009再次摘帽; 2013年和2014年又是連續虧損,只能接受第三次戴帽,2015年又驚險摘帽;隨后,2016年和2017年再度連續虧損,皇臺酒業第四次戴上帽,然而不同的是由于2018年凈資產、凈利潤都為負,終于來到了退市的邊緣。
究其原因,皇臺酒業上市以來便陷于股權糾紛以及各種官司和訴訟之中,股權不清、管理層無心經營從而難以保證市場份額,才釀成如今的慘狀?梢,企業的經營與市場的拓展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歷數白酒上市公司之“最”,最早在于開拓與創新,汾酒與瀘州老窖正是白酒行業富于變革創新精神的企業代表,無論是汾酒的體制機制改革還是瀘州老窖的營銷創新都被行業所津津樂道。而最強以及最慘的強烈對比在于對企業發展的堅持,對文化打造、品牌打造、品質保障、市場推廣的結果反饋。
與其說股市是一個搏弈的“市場”,不如說它是一面鏡子,在最敏銳的資本面前映照出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