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在威龍的高中低端產品中,中低端產品銷售額達到7.26億元,占到整個營收93%之巨。
面對葡萄酒市場大環境和業績增長的雙重壓力,通天酒業表示,低毛利率的甜葡萄酒占公司2016年營收的53.2%,因此,本年度的銷售重點仍以大眾化產品為主,下架市場接納程度低的產品,并減少若干高端產品品種,引入以大眾消費為主的新品種甜葡萄酒,加強中低價葡萄酒產品占比,以迎合大眾化的消費需求。未來也將重點專注于大眾化消費為主導的中低端產品。
莫高股份對此也作出了反應,其表示,莫高產品研發將向性價比高的產品傾斜。針對市場環境和行業形勢,莫高更加注重開發性價比高的大眾消費產品。全國市場也積極順應市場變化,調整產品銷售結構和推廣方向,大力推廣中端、中低端產品。
分化復蘇,未來或將強者愈強
相對白酒行業的“弱復蘇”態勢,國產葡萄酒企業顯得相對乏力,但令人欣慰的是,企業都在突圍求變,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創新營銷模式,在產品質量、市場建設、營銷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費潛在市場,可以說中國葡萄酒行業仍然具有較好的發展空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 年,國產葡萄酒產量113.7萬千升,同比下降1%,自2013年以來連續第4年下滑。與此同時,2016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6.38億升,同比增長 15%;其中瓶裝葡萄酒4.81億升,同比增長21.8%。對比數據來看,我國葡萄酒行業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而目前來看,由于國內各知名品牌以及進口葡萄酒品牌開始向各檔次市場滲透,尤其是對大眾化市場的搶占尤為激烈,因此,未來隨著各大知名品牌產品結構、營銷模式、產品質量、市場建設、營銷能力等方面的不斷完善、調整,勢必會造成分化復蘇、強者越強的局面,甚至會淘汰一大批弱小的品牌,國內葡萄酒行業的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