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調酒仿佛成了白酒業的一根“救命稻草”。
五糧液、洋河、古井貢等白酒大佬紛紛有了布局動作。茅臺、瀘州老窖等也都盯上了這一塊。但道路并非一片坦途。五糧液集團的德古拉被指遇冷,而以白酒為基酒的嘗試,尚未看到更多效果,其口感被質疑。亦有消息稱,古井貢的預調酒也打算用洋酒作為產品基酒。
白酒企業搶占市場
傳統白酒企業在轉型之際,欲謀求在預調酒市場中分一杯羹。
去年,五糧液集團的中式預調酒德古拉在業內率先亮相。古井貢酒去年8月宣布,投入3000萬元成立安徽百味露酒有限公司,打造BESE預調酒。白酒大佬洋河更視預調酒為未來“新增長極”。
“與歐洲酒業合作,歷經兩年研發,今年上半年預調酒DEW將投入市場。”今年2月,洋河股份新任董事長王耀表示,公司看好預調酒這個品類的發展。對于預調酒,洋河提出,今年保守目標是達到5000萬~8000萬元的銷售額。
有消息稱,貴州茅臺、瀘州老窖、金楓酒業等都瞄準了預調酒。
宜賓市五糧液集團仙林果酒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稱,進軍預調酒市場,“第一,公司需要尋找未來的新增長點;第二,如果不跟著消費需求的改變進行變革,未來企業極有可能會被淘汰。”
實際上,除了五糧液的德古拉已在京東上銷售,其他名酒都還進展緩慢。
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的800服務熱線處則告知,目前DEW還未上市。
白酒專家萬興貴提醒,現在很多白酒企業都是盲目跟風,目前的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對于后來者來說,一窩蜂涌上去,如果不在口感和品質上超越,實際很難搶奪大品牌份額。
白酒做基酒的難題
RIO(銳澳)、百加得冰銳等品牌,其產品多以朗姆酒、伏特加等洋酒作為基酒調制而成。
五糧液、古井貢、水井坊等則希望以自己主業白酒為基酒來做預調酒。
那白酒作基酒的預調酒口感如何?在京東商城德古拉購買頁面中找到不同的消費者評價,有人表示無法接受,“一股濃香型白酒味,不喝白酒的人難以接受,檸檬味最差”,有人贊揚稱,“中國的雞尾酒口感好,甘甜美味。”
酒類營銷專家方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預調酒的基酒都是來自國外,就口感方面來說,用白酒做基酒并不是強項。
記者致電古井貢官方商城客服了解到,目前上市的是一款名稱很相近的“BEST佰色”露酒,以古井貢酒做基酒,濃度為10°,此前春糖會上亮相的4°預調酒“BESE”還在招商階段。
有接近古井貢酒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古井貢此前推出的預調酒,以白酒作為基酒。據她了解,現在正將白酒基酒改為威士忌或者伏特加。
4月16日,記者詢問安徽百味露酒有限公司劉姓負責人,并發送采訪提綱給其手機,但未能得到答復。
渠道尚需推廣布局
作為后來者,白酒企業能否在預調酒領域內做出成績?
白酒專家萬興貴看好白酒企業的產能優勢。
萬興貴表示,“RIO和冰銳的產能還跟不上市場效應,先期渠道和資金能力是白酒企業的砝碼。”
“洋河這些傳統巨頭,最大的優勢就是前期渠道和資金能力,這些企業投入更多費用深耕市場,資本市場整合,產品容易鋪開。”方正證券食品飲料研究員成雨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但由于預調酒更偏向于飲料的快消品屬性,有業界人士對傳統的白酒營銷渠道嫁接預調酒表示擔心。
方剛分析,預調酒的流通渠道過去主要在夜場,以及零售終端,其和傳統白酒的流通渠道不一樣,因而直接嫁接渠道反而不是白酒的強項。
萬興貴也認為,白酒企業推廣預調酒,短期內可以利用傳統銷售渠道迅速鋪開,這也是他們的優勢之一。但預調酒有其固有的銷售渠道和消費習慣,白酒企業在夜場、酒吧等消費場所的推廣需要布局長期的營銷策略。
“在渠道方面,白酒企業做預調酒并不一定占優。一是白酒企業對經銷商一直存在的問題,層級多、壓貨亂象;二是管理較為粗放,不利于預調酒的實際操作。”一位券商分析師指出。(文/吳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