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勢態
-白酒消費旺季整體關注度高,主要關注點在于:
白酒消費旺季市場需求大,白酒銷量整體抬升,酒價迎來一輪小幅上漲;
有關白酒質量的負面爆料較多,針對白酒問題的信息傳播具有發酵快、負面影響力大等特點。
一、輿情綜述
根據監測,消費日報社輿情中心對2017年2月份白酒行業輿情進行了分析,監測結果呈示:2月份,我國白酒行業輿情整體關注度高,關注點主要在于:白酒消費旺季市場需求大,白酒銷量整體抬升,酒價迎來一輪小幅上漲;有關白酒質量的負面爆料較多,針對白酒問題的信息傳播具有發酵快、負面影響力大等特點。
白酒在輿情監測期內整體關注度高。
2月份有關白酒輿情信息的監測顯示,白酒信息量3130條。由于2月份正處春節期間,仍是白酒消費旺季,白酒作為消費者家庭聚會的必備用品,所以,對白酒的關注度在2月1日至2月28日呈現活躍態勢。
高端白酒市場強烈復蘇。
進入消費旺季以前,白酒的價格基本趨于穩定狀態,在2月份,白酒價格仍上漲明顯,新浪財經、老虎財經、網易財經、大眾網、南方財富網等多家媒體報道高端白酒連續漲價問題,茅臺、五糧液等知名酒企股價連連上漲,貴州茅臺的股價漲幅在3%左右,創歷史新高;五糧液的股價漲幅為6%左右。消費者并沒有因為價格上漲放棄購買,反而更多囤貨。之前,消費者對白酒的收藏主要集中在愛好者身上,白酒價格上漲,也讓很多消費者不單只是飲酒,也開始藏酒。
針對白酒質量問題的曝光發酵快。
白酒是高成熟度產業,一般人消費時不是很關注產品質量,但在實際消費中卻存在不少有關白酒質量的問題。輿情信息中,央視曝光白酒勾兌獲暴利的問題廣泛轉發,成為民眾討論的熱點。輿情信息中,針對白酒的諸多質量問題,如白酒有異物、造假、酒精濃度超標、添加甜蜜素等,一經曝光,引發強烈關注,影響較大。這些質量問題在行業和市場內傳播快,發酵后影響大。
負面影響力大。監測數據顯示,針對白酒質量問題的負面新聞信息造成的影響力較大。
多家媒體對各省市自治區有關白酒的抽查結果進行了報道,部分企業被抽查出酒精濃度不達標、添加劑、甜蜜素指標不合格等問題。
包括新華網、新浪網、法制網、中國網、中國消費網在內的多家媒體,對制造假名酒、買賣假名酒等案例進行了報道。
二、輿情熱點
2月份有關白酒的3130條信息中,消費者最關注的有以下幾點:
一、白酒抽查不合格問題。
黑龍江食藥監局對哈爾濱軍民酒業有限公司精度指標不合格、火山泉礦泉酒的甜蜜素指標不合格、好日子酒和金河堰二鍋頭的紐甜指標不合格等問題進行了曝光和處罰;安徽省食藥監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結果顯示,三種亳州產白酒被抽查出酒精度不達標問題。
二、喝酒過量致死的問題。
大慶網報道了學生陪導師喝酒致死事件;法制晚報刊載《十八大以來至少有21名官員違規喝酒后非正常死亡》;貴州都市報等二十多家媒體報道《貴陽一男子酒后窒息死亡,五名酒友個賠一萬》。
三、造假、售假、賣假問題。
央視和新浪網報道了《幾元造茅臺》等問題;假冒名酒猖獗;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報道《名酒“直營店”里買白酒6萬多元,結果買了11箱假貨》;以及其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