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黃酒行業正在發生變化。
據《酒業家》報道,近期受原材料、人工等上漲因素影響,產品成本不斷上升,同時根據目前市場情況,紹興酒龍頭企業將一致提價。其中古越龍山自2017年2月15日起上調產品價格。
該消息屬實。不僅僅是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等多家酒企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去年起,紹興黃酒企業不約而同對旗下產品進行調價。而接下來的這一年,或許還將繼續進行調價。
一方面是因為成本上漲,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黃酒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說是調價,實際上,紹興黃酒行業聲勢浩大的謀變已然拉開大幕。
紹興黃酒醞釀集體漲價
看慣了白酒企業的漲價潮,令許多市民想不到的是,去年以來,向來低調的黃酒突然高調地頻頻調價。目前,各黃酒企業調價主要集中在中低檔產品,希望以此拉高黃酒整體形象,實現價值回歸。
紹興是我國黃酒之鄉,也是我國黃酒的主要產地,長期的低價現象,也引起了紹興政府關注。今年年初,當地政府召集轄區內的黃酒企業舉行協調會,痛斥市場的低價競爭行為。最終,參會黃酒企業達成共識,適當對價格進行調整。
先是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去年年中兩次調價。今年元月,再次啟動調價。1月1日,公司上調純正五年系列產品的價格,提價幅度為6%。繼會稽山之后,古越龍山也發出通告,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調價。內部人士介紹,本次提價,主要涉及36款產品,提價幅度8%至15%不等。首批將對十年陳釀紹興花雕酒四款產品提價15.4%。這也是古越龍山時隔4年進行的一次大規模調價。
會稽山和古越龍山,國內黃酒行業兩家著名企業的提價,勢必帶動一波黃酒提價潮。有人稱,國內黃酒行業將迎來2017年度的首輪提價潮。而事實上,包括塔牌等紹興不少黃酒企業,也在醞釀調價。塔牌相關負責人表示,調價完全在情理之中,酒企成本高啟,調價勢在必行。
成本高啟是漲價導火線
不約而同調價,紹興酒企這是商量好的嗎?面對柯橋市民心里的這一疑惑,會稽山的答復是,幾家大酒企之間,其實并沒有商量,大家不約而同進行調價,客觀上是因為原材料和人工費用的上漲。
與白酒等別的酒相比,黃酒的毛利率相對較低。其生產成本中,原輔材料、外包裝、物流及人工成本占比比較大。調價對平抑成本上漲直接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按照往年的慣常,只要有一家大酒企跳出來率先進行調價,幾乎所有的黃酒企業都會跟進,相繼進行調價。
會稽山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去年以來,紙箱、酒瓶等黃酒包裝材料、糯米等原輔材料、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持續上漲,這些分攤開來,黃酒的成本急劇上升。而另一方面,近年來,黃酒行業各方面的投入也挺大,會稽山等紹興黃酒企業普遍開展新產品研發、項目建設、技改創新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質量,也增加了產品的成本。
有人說,紹興黃酒業近年來更多的調整和轉變主要集中在價格上漲中。龍頭企業的調價,對紹興黃酒企業整體盈利能力來說,起到積極的提振作用。緩解了黃酒長期低價、低毛利率、低凈利率的局面,同時,增強了經銷商利潤,提升經銷商的積極性。
調價或將成為今后趨勢
成本高啟只不過是黃酒集體漲價的導火線,背后真正的原因是,黃酒將走出低價競爭的怪圈,而成為有文化、有內涵的健康時尚產業。
事實上,這也不是不可能。去年12月,央視曝光四川白酒行業“不明不白的白酒”,引發很多消費者對白酒的側目。而與此同步,去年年底,會稽山的幾款調價的產品一度脫銷,市場供不應求。
至少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作為世界三大釀造酒之一的紹興黃酒,當下的地位與其行業并不相稱。如今,紹興尚未有一家年銷售20億的企業,其區域性強、價格較低等這些特點一直困擾著黃酒企業。要想謀求黃酒突圍,集體提價對整個黃酒產業是有益的。畢竟價格和利潤的太低,而黃酒釀造的成本并不低,在此背景下很難支撐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很難吸引更多的酒商加入。這也應驗了業內人士的預測:2016年中國黃酒產品提價將進入常態化;蛟S2017年乃至今后幾年,黃酒企業還將繼續行走在小步快節奏上揚價格的軌道上。
“價格低,反而限制了酒企的發展,以前消費者講實惠、貪圖便宜,酒企開展價格戰,紹興黃酒競爭激烈,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如今,隨著消費者消費理念、品牌觀念、食品安全意識逐步增強和老百姓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紹興黃酒特有的低度、營養、綠色、保健優勢正逐步顯現,黃酒需求在穩步增加。從目前銷售來看,黃酒的銷售趨勢正在持續向好。經過近幾年調整后,黃酒行業進入了微利時代,企業有較強的提價動力。銷售向好,且黃酒企業達成提價共識,為產品提價提供了條件。會稽山紹興酒相關負責人對紹興黃酒行業現狀進行剖析。
塔牌紹興酒相關負責人對紹興黃酒行業現狀進行剖析,他以娃哈哈和農夫山泉作比,稱并不是價格低就能吸引人,并稱“當城市馬路上桑塔納已經讓位給奧迪、寶馬的時候,黃酒低價競爭的戲文還能唱多久?”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隨著中產階級的越來越多,黃酒已經到了向品質、品位、品牌化發展的時候。在他看來,2017年乃至未來,黃酒調價或將成為常態,酒企或將繼續走在小步快節奏上揚價格的軌道上。
競爭關系到競合關系的轉變
對黃酒行業來說,集體提價有利于整個黃酒行業的發展,也讓人看到了黃酒企業抱團做強的一致決心。再聯系到近年來黃酒企業間的資本整合,調價也因此被業內人士解讀為紹興酒企合縱聯橫、改變小而散格局的大幕正式開啟。
柯橋湖塘有黃酒生產企業8家,產值約占紹興市半壁江山。加上貿易類公司,共有15家酒企。如果說早年黃酒企業間是典型的競爭關系,那么,隨著酒企間并購的進行,紹興黃酒行業的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1月3日,會稽山發布公告稱,公司以1.61億元成交價競得紹興肯利達紡織有限公司持有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14.78%股份。對此,會稽山在公告中表示,競拍符合其做大做強做優黃酒主業的戰略布局,同時有利于黃酒行業的資源整合,提升其市場地位及品牌影響力。而在此前,會稽山曾募資18億元,表示用于收購烏氈帽酒業和唐宋酒業100%股份,加之之前收購柯橋醉之緣酒業100%股份。這些產能加在一起,會稽山已躍居國內黃酒行業第二,且“坐二望一”的愿景逐漸清晰。
而隨著會稽山的進一步壯大,其與區內酒企間的關系,顯然已由早期的競爭變為競合。而從近年來會稽山、塔牌等區內黃酒規上企業的一些舉措看,或聯橫或互補,合作的態度明顯多過競爭。
近兩年來,柯橋區通過黃酒小鎮的建設、黃酒電商園的打造,從品牌打造、供應鏈整合等各個層面,使區內企業增進了合作機會。
“紹興黃酒業正在下一盤大棋,謀變的思路已非常清晰。”從事黃酒行業的童先生如是說,“現在是最好的時機,現在不謀變,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