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塊錢一瓶的國產啤酒就要成為歷史了。近日,包括華潤雪花、青島、燕京啤酒在內的多家啤酒企業在1月宣布對產品進行價格調整,這也是啤酒企業近十年來的首次漲價,引起廣泛關注。記者注意到,三大啤酒巨頭此番提價的是旗下中低端產品,事實上,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各大啤酒巨頭近年推出的高端、個性化產品成為旗下核心產品,大有與進口啤酒叫板之勢。
三大啤酒巨頭齊漲價
在白酒行業轟轟烈烈的漲價潮之后,啤酒行業也開始接棒。近日,燕京啤酒、華潤雪花啤酒、青島啤酒先后發布漲價通知,漲價幅度在10%-20%,漲價產品集中在500ml的瓶裝和易拉罐裝。對于漲價原因,華潤雪花與青啤的調價通告函中均表述: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運輸費用增加、環保稅開征等原因,生產成本增加。
啤酒漲價消息一出,引起廣泛關注。對此,青島啤酒1月5日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擬對部分區域的部分產品進行價格上調,并非全部產品,以部分消化成本上漲壓力,擬漲價部分產品的平均漲價幅度不超過5%。
而華潤啤酒1月8日在港交所公告確認了漲價消息。公告稱,因為原材料、包裝物、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上漲,公司一直透過精益營銷、精益生產、產品優化及高檔化等各種方法,消化成本帶來的壓力。在產品價格方面,公司正在對一些區域部分產品適度調整價格以舒緩成本壓力。
中國是啤酒消費大國,總產量(消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費量僅略超世界平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此外,和總量的龐大規模不匹配的是,中國啤酒噸酒價格(終端、出廠)、盈利水平非常低。根據歐睿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啤酒的終端噸酒價約1.2萬元/噸(相當于每500ml 啤酒銷售6元),相當于日本的1/4、美國的2/5。
消費升級推動產品升級
對于三大啤酒巨頭的提價,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原因很簡單,啤酒企業靠中低端品牌的產品沒法賺錢了。”據了解,在經歷長達25個月的銷量持續下滑后,中國啤酒市場靠著快速增長的高端啤酒,終于在去年剎住了車。
在啤酒市場整體不太景氣的背景下,青島啤酒去年的業績實現逆勢增長,主要是得益于其不斷開發創新中高端產品,進一步提升了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以及毛利率。青島啤酒發布的2017半年報顯示,期內主品牌共實現銷量212萬千升,其中“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90萬千升,保持了在中高端產品市場的競爭優勢。
燕京啤酒也在2017年中報提到,隨著消費者生活方式及物流、網絡的發展,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因此,燕京啤酒不斷加大研發和創新力度開發新品,同時加大了鮮啤、易拉罐在全國的推廣力度。
啤酒行業專家方剛表示,啤酒產業向中高端產業轉型是趨勢,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調整已接近尾聲,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及超高端化,對啤酒企業來說都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