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臺,助推酒業發展
2015年12月16日,“愛上煙臺葡萄酒”——煙臺葡萄酒品鑒會走進福州,來自山東煙臺市二十家優秀葡萄酒企業抱團營銷,現場共展示了150多種葡萄酒。12月19日~20日,“世界新彩醉美煙臺”首屆煙臺產區新酒節舉辦。
2015年,這種以政府部門牽頭、產區內企業聯合參與的產區推介活動頗受關注。尤其是在整個酒業形勢依舊不容樂觀的當下,企業間的抱團取暖和政府恰到好處的政策支持,讓未來的酒業市場多了一絲希望也多了一些暖意。
根據貴州省政府統一部署,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省工商聯組織的2015“貴在健康+黔酒中國行”宣傳推介活動2015年7月28日拉開序幕。貴州省重點白酒企業奔赴山東、浙江、河南、江蘇四省,以酒為媒,開啟了一輪品牌的大傳播之勢。
一邊是政府搭臺讓企業唱戲,另一邊,則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大禮包”,2015年,四川宜賓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酒類產品的意見規劃。
可以預見的是,2015年之后,這種政府助推的產區推廣模式會逐漸發揮愈來愈重要的影響,而由此帶來的品牌傳播、合作共贏和市場推力將持續而深遠地影響著產區和企業。
黃淮名酒行,“重”塑白酒產區
2015年8月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辦公室和華夏酒報社共同發起主辦的“解碼中國酒文化——黃淮名酒行”大型采訪活動在山東花冠集團釀酒有限公司揭開帷幕。“黃淮名酒行”啟動儀式現場同時成立了“中國黃淮名酒發展聯盟”,選舉花冠集團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念波為聯盟首屆輪值主席,與會代表共同宣讀聯盟宣言,并聘請沈怡方、徐巖和雷原等為聯盟特邀專家顧問。
2015年10月29日,第9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南京舉行,作為本屆全國糖酒會的壓軸大戲,由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辦公室、華夏酒報社、中國酒業新聞網主辦,華夏酒報社、中糖新世紀國際會展(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唯一官方主題論壇——“‘重’塑產區品牌,‘數’讀白酒未來”。
其中,重點提出白酒行業應“重”塑產區品牌,“重”可作為兩種解釋:一是更加重視白酒產區化的發展思路與模式,二是要根據酒類消費的發展趨勢,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工具,向消費者重新詮釋白酒產區的內涵。
本輪酒業調整的關鍵點著眼于酒行業的轉型創新,中國白酒產區要有與時俱進的魄力與意識,主動完成白酒文化的升級換代,使傳統白酒文化對接現代,服務于消費者。白酒產區發展要著力于品牌化、產品化、平臺化,著眼未來,其發展將大有可為,無論是對于中國白酒進軍國際市場,還是白酒品質的創新提升,包括引導消費者的理性消費,選擇更具性價比優勢的白酒產品,文明理性地欣賞白酒內涵,產區都是白酒發展一個重要載體。
擁抱“互聯網+”,酒類流通業加速整合
2015年,在轉型大浪潮下,酒業正深度擁抱互聯網。2015年上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互聯網+”計劃,鼓勵傳統企業依托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實現創新轉型。
2015年7月1日,蘇酒集團(洋河股份)攜手柯萊特集團旗下的宅客公司共同打造的“宅優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揭牌,作為一個F2R2C全品類平臺,“宅優購”謀求在社區、電商等方面的移動互聯創新,是用互聯網平臺結合公司渠道優勢,構建的新型商業模式,它被洋河股份寄托了遠大期許,未來可能是百億級企業。
2015年11月,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表示茅臺云商擬在3年后平臺交易突破200億,茅臺電商銷售收入超過7億元,力爭三年內獨立上市。
從其他白酒企業看,2015年是它們不斷強化電商戰略的一年,除了與淘寶、天貓、京東、中酒網、酒仙網等國內電商平臺建立了緊密合作,它們還相繼沖上“雙11”平臺進行熱銷。今年“雙11”期間,多家白酒企業天貓旗艦店均取得輝煌戰績。
不過,盡管互聯網轉型是傳統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但當下卻并不能將之過度追捧,僅將之作為營銷手段難以收取長期效益,可把它當作培育酒類消費氛圍的窗口,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思維革新,開發產品,提升品牌形象和服務升級。
零關稅沖擊,國產葡萄酒任重道遠
2015年,國內葡萄酒企業效益出現分化,無論是生產領域還是銷售方面,以往普遍向好的態勢不見,而顯現出“冰火兩重天”的跡象。具有調整實力的張裕在上半年營業收入保持22%以上的增長,凈利潤增速近17%;中國食品的葡萄酒及其他酒品類產品實現營收13.09億港元,利潤1.08億港元,同比實現增長,其他業績扭轉的企業還有通天酒業、通葡股份和中葡股份等。而莫高股份、王朝酒業等企業則繼續呈現下滑趨勢。
相比國產酒,進口酒在2015年表現得更加兇猛。隨著中國葡萄酒市場逐步走出“調整期”,進口酒再次伺機而動,期待在中國市場上再增長。年初,隨著中國和智利10年簽訂的《中智自貿協定》生效,智利進口葡萄酒關稅由之前的14%下降為零,致使智利酒開始長驅直進入國內,這幾年智利已經成為我國進口葡萄酒增速最快的國家。
2015年12月20日,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生效。根據協議,自2016年1月1日開始,兩國對華出口將實施第二次降稅,關稅進一步削減。經過一定過渡期后,兩個協定項下絕大多數貨物最終將實現零關稅。
當然,目前進口酒的發展尚需要克服不少問題。諸如人民幣貶值帶來進口成本上升,進口酒較為分散的品牌、進口商集中度低、以及電商渠道創新緩慢等?傮w而言,2015年是葡萄酒行業“變革致遠”的一年,無論消費市場初步復蘇、資本化運作、關稅歸零、價格下行等,都深度影響著未來的格局。
亂象叢生,保健酒市場監管亟待加強
在酒水行業調整期,保健酒似乎尋找了飛起來的“風口”。2015年全國春季糖酒會期間,大量瑪咖酒、白金酒、枸杞酒、藍莓酒、滋補酒、全蝎酒、鹿茸酒、松茸酒等保健酒品牌出現,一時間竟成為糖酒會上一個熱鬧現象。
然而,行業卻在2015年遭遇了“偉哥門”。2015年7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一份題為《關于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69種產品違法添加行為的通告》稱,經檢查發現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并在產品名稱、標識、標簽上明示或暗示壯陽、性保健等功能,隨后有19家企業被刑偵。
2015年,本準備借助國企改革之風進行“混改”的海南椰島,并未順利進行,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失敗,引入海南建桐為第一大股東暫時沒有下文,公司原第二大股東東方財智及其一致行動人已經通過增持,超越國資公司成為海南椰島的第一大股東等,又遭遇“偉哥門”,這家有著近80年歷史的國又股份上市企業,遲遲未能聚焦主業壯大保健酒業務,半年報業績繼續下滑……
2015年10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新《食品安全法》在增加罰款額度,提高處罰力度同時,特別提及保健食品標簽不得涉及防病治療功能,從而引導公眾理性消費,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除了政策規范,行業組織了加強自律建設的活動。
2015年10月28日,中國保健酒行業高峰論壇暨健康飲酒中國行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南京舉行。在中國酒業協會、中國保健酒聯盟倡導下,勁牌、致中和、五糧液保健酒、海南椰島、杏花村竹葉青酒、冠生園華佗釀酒、古嶺龍集團、順德酒廠、養生酒業、吉林吉春制藥等國內重要保健酒企業領導人共同發布《中國保健酒行業共同宣言》。
作為酒產業的一個細分行業,保健酒產品獨具特性,但當前產業“散、小、亂”的發展模式無法適應轉型需求。近年來,保健酒行業雖迎來發展機遇,但產業還缺乏標準規范和有序的競爭環境,已是行業潛在危機,為了迎接消費大時代,保健酒行業必須實現規范化、規;、品牌化發展,轉型發展。
下一步,保健酒行業還應該深入研究構建保健酒健康理性消費文化體系和保健酒消費大時代的文化支撐點,成功解決了這些問題,保健酒方可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