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糖如期而至,白酒股卻在這時“綠”了一片。有猜測稱這是因為秋糖人氣不旺,導致了外界對酒業信心的下降。秋糖究竟表現如何?10月24日,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市場逐漸成熟,糖酒會不再是供需見面會和買賣會,而是向行業平臺轉變。而在成熟的市場環境下,整個白酒行業在三年之內會呈現出并購重組趨勢越來越強的趨勢,后期可能與國內啤酒現狀類似,這對提高質量、有提價能力的區域酒企來說是一個機會。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白酒基本格局已定 三年內并購重組、香型融合成趨勢
“本次糖酒會我感覺人氣好像沒有過去的人氣旺,我覺得它體現兩個符號。一是從消費品和白酒品牌來講,主力品種基本上格局已定,人數下降實際上反映了市場慢慢的進入成熟的狀態。二是行業的論壇呈現出證券、互聯網與消費品相結合的趨勢,很接地氣。”肖竹青向記者表示,市場的成熟將會帶來兩種趨勢,從市場格局上來講,整個白酒行業會強者更強,未來的行業的并購重組會加劇。
從白酒上市公司利潤情況來看,前幾名占據了整個白酒行業利潤的大半。因此,真正日子好過的只是那些強勢品牌。肖竹青認為,未來糖酒行業可能只有“茅五洋瀘”這四個大品牌,其他的可能已經不再具備發展和建設全國性品牌的這種環境或機會。面對一線名酒不斷下沉的現狀,區域酒企若想與之相抗衡,要依靠地方政府支持,當地配套產業、相關的鏈條的人情,以及體量小帶來的對市場快速應變的能力。
肖竹青提到,行業在這一輪發展的過程中,有一批企業會垮掉,也會有一批優秀的企業成為“茅五洋瀘”之后的區域的上市公司。無論是前一段時間今世緣與景芝宣告“結伴同行”,還是國際上達能靠并購區域強勢品牌,國內華潤雪花啤酒并購各省優秀啤酒企業,這些例子都昭示著未來并購的趨勢會越來越強。“三年之后我覺得就會像中國的啤酒市場一樣,只剩下四大集團。”肖竹青這樣說。
市場之外,肖竹青認為,從產品來看,酒鬼酒有馥郁香,景芝有芝麻香、仰韶有陶香型,溫和酒也在研發水果香型,現在很多酒廠都在搞各種香,因此香型融合是個大趨勢。他還提到,香型融合加健康白酒,是未來的兩大風口。
漲價檢驗品牌力 魯酒市場注重品質提升
從去年開始,各大品牌都在紛紛在漲價,原因在于房租的上漲和促銷費陳列費的提升,以往“薄利多銷”的情景也不復存在。這樣一來,不具備漲價能力的企業就會因為產品擺不出來而慢慢被淘汰,廠家不得不提高終端差價謀求繼續存在在消費者視野中的機會。同時這也是檢驗品牌力的機會,以洋河、瀘州老窖為例,常做出控量的動作實際上是為了漲價,顯然他們有這種底氣。
30年來從未漲價的溫和特曲也面臨著不得不提價的局面。三年來,溫和酒業致力于品質提升,不但引進了國務院津貼專家、一線的名酒的工藝標準和技術標準,同時也為渠道創造利潤。在肖竹青看來,提升品質同時也是魯酒市場共同的趨勢。他提到,在山東基本上每個一個縣,可以養活一個酒廠,每個地級市就會養活一個大酒場。面對魯酒市場品牌眾多的現狀,肖竹青認為,魯酒目前是各自守地盤,因為去搶地盤的成本巨大。最近幾年,這些酒廠對品質提升和技術升級都很重視,各大酒廠紛紛成立了技術科研中心,也對窖池做出升級改造。同時,在保留省級糖酒會并一年多次舉辦的狀態下,山東經營廠長還會相聚共同分析行業發展趨勢。不遺余力地引進和培養人才,也讓魯酒可以掌握一線名酒的市場運作節奏,從而與一線品牌相競爭。
與提升品質相反的,對于一些高仿、山寨酒的出現,肖竹青直言,在中國從白酒有暴利的那一天,高仿酒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首先是利益驅動,第二是酒廠打假不夠積極主動,第三是法律懲罰的力度還不夠,所以還會有人鋌而走險。“酒廠都很怕打假一曝光,消費者連真的都不敢喝了。現在打假成了偷偷摸摸的事情,這樣力度是有限的,對行業也會有很大的傷害。”
放眼湖南,肖竹青提到,在中國有個說法叫“川酒湘軍”。湖南是一個很開放的市場,金六福、瀏陽河培養了很多銷售人才。“以前湖南做陳列做推廣做活動的技術很嫻熟,但是在品牌方面我覺得需要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