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馬爹利將全系列漲價的消息,將較為低調的洋酒引至臺前。保樂力加中國日前發布消息,宣布從2月1日起,對旗下品牌馬爹利全系列進行調價。一時間,關于銷售渠道與消費群體較為固定,拓展壓力較白酒、葡萄酒更大的洋酒,會不會繼續掀起漲價潮,并且在漲價后影響后續的市場拓展的討論不斷發出。與此同時,洋酒市場出現的線下商超渠道較冷、而線上渠道漸熱的兩極化局面,也讓業界對洋酒市場的發展方向及市場占有率,產生了看漲與看平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根據公開消息,此次馬爹利全線產品的出廠價格,將上漲5%,批發價格將上漲7%。這是繼2018年年初馬爹利品牌對產品價格進行提升后,其全線產品價格的又一次提升。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對北京市的部分商超渠道進行了走訪時了解到,目前大量商超終端的銷售人員并沒有接收到要漲價的通知。位于九龍山合生匯的OLE超市內的酒類銷售人員表示,盡管目前未接到漲價通知,但是洋酒價格整體上漲的趨勢是比較明顯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隨后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知名酒類電商平臺酒仙網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已接收到馬爹利漲價的消息。并且,從當前洋酒在線上的銷售表現來看,包括馬爹利在內的一眾洋酒品牌均有不錯的表現。從酒仙網的數據來看,洋酒整體的漲幅甚至要高于葡萄酒的漲幅。
另外,該負責人還表示,盡管馬爹利此次漲價處于春節之前,但目前出廠價與批發價的增長,對于消費者端的影響力較小。同時,對于洋酒固有的消費群體而言,更關注的還是真假問題以及酒本身的品質問題等,價格問題會在之后。因此,不僅僅是此次漲價的馬爹利,包括軒尼詩,日本威士忌品牌等在內的洋酒產品,在線上平臺預計都會有較好的增長。
近兩年來,隨著中國高端酒市場逐漸進入紅利期,進口烈酒在中國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保樂力加整體銷售額在中國達到近100億,其中,馬爹利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100萬箱以上。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馬爹利的漲價并不是全是市場供不應求所造成的,率先提價反而是對于2019年市場銷售增幅放緩預期的應對策略。
線上表現提升與整體市場的趨緩似乎形成矛盾。事實上,線下市場較為平淡的表現,或是部分業界觀點認為洋酒增幅將放緩的來源。北京商報記者在線下多家商超了解到,目前門店內對于洋酒的消費頻率,要遠低于白酒以及葡萄酒的消費頻率。山水文園永輝超市內的酒類銷售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銷售的產品,無論是自飲還是送禮,白酒最多,葡萄酒其次。而在北京商報記者走訪過的商超中,洋酒柜臺所占據的比例也最小。
對此,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洋酒市場目前主要為幾個國際品牌壟斷,并且主銷市場在夜場與精品奢侈品店,主要由一些精英與時尚人士消費。由于場景與人群的限制,洋酒的市場份額比較固定,整體比較平穩,相對來說,產品結構也比較高、售價也較高。也正是因為洋酒的渠道開拓比較固定,從整個渠道的景氣程度來看,近幾年整體消費環境波動,社會成本上升,洋酒便也面臨著銷量與利潤的下滑。
蔡學飛還認為,酒類是文化的載體,中國傳統文化與白酒匹配度高,同時葡萄酒由于價格帶豐富,教育時間早,受眾也廣泛。因此洋酒不及白酒的本土優勢,以及葡萄酒的文化優勢。與此同時,洋酒目前在線下市場的表現,與進入中國市場的高端定位有直接關系。過高的定價帶與過高的壁壘帶來高利潤的同時,也限制了洋酒的推廣。而且洋酒一直處于舒適區,品牌分散,基本以單一品牌在運作,在擴大消費群層面缺乏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