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提出,預計到“十四五”末,名優白酒的比例會增加到8%,大約65萬噸。通過擴優能、降劣能,“優能優品”將支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既是企業強化品質為本的一年,也是企業登高望遠的戰略奠基年,企業紛紛搶占新發展機遇,提出新發展目標。
在“中國前500強第一方陣”和“世界500強”的“十四五”目標指引下,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表示,當前,茅臺已經闊步邁向“高質強業”的新時期,茅臺將堅定不移走好“五線”發展道路,堅持質量是生命之魂。
“十四五”時期,是五糧液布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五糧液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以滿足消費升級的新需求為目標,以打造健康、創新、領先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愿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全面推進五糧液更大的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
2021年,洋河科學謀劃“十四五”戰略規劃,制定“12345”戰略體系,打開“雙名酒、多品牌”新格局,開創“精彩洋河、風采雙溝、多彩貴酒”新時代。
山西汾酒多次提出,“十四五”要進入白酒行業第一方陣,最終實現白酒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發展目標。瀘州老窖方面則提到,“十四五”末堅定重回中國白酒行業“前三”目標不動搖。
為實現釀酒產業的高質量,發揮名優酒的領軍帶動作用,貴州、江蘇、安徽亳州、山西呂梁等白酒產區及黃酒的紹興產區等,均圍繞高質量發展做了頂層設計。
2021年1月29日,貴州省十三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并指出,“打造貴州醬香型白酒品牌,構建‘品牌強大、品質優良、品種優化、集群發展’的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體系”。
2021年1月8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發布,提出“用三年時間,重點培育50條重點產業鏈,做強其中30條優勢產業鏈”,釀造(酒)正是30條優勢產業鏈之一。
2021年5月22日,在中國清香型白酒品質與價值高峰論壇上,呂梁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張廣勇指出,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白酒產能達到50萬噸、產量達到50萬千升、產值突破500億元。
在八大名酒之一古井的帶動下,亳州市力爭到2025年,白酒企業實現營收300億元,釀酒總產量20萬千升,培育年營收超過200億元的企業1家,超10億元企業1~2家,超5億元企業3~5家,超億元企業10家以上,加快建設“華夏酒城”。
與白酒同為中國特有飲料酒的黃酒,也在大手筆寫就今天和未來的燦爛圖景。近年來,紹興市聚焦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宏偉目標,謀劃推進總投資320億元的黃酒小鎮和總投資55億元的黃酒產業園建設。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美酒。要實現“優能優品”,產區的生態建設、法規條例實施等系統建設,無不關系著酒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2021年7月27日,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在貴陽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審議省人大法制委員會關于《貴州茅臺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審議結果的報告。根據《條例》,貴州茅臺酒生產環境保護區的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應當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工業布局、旅游開發和城鄉建設等不得影響生態功能。
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紹興黃酒保護和發展條例》,則從保護傳承、創新發展、監督管理等方面,對黃酒發展進行了保護和規范。
酒業的高質量發展,與生態建設、區域特色消費場景等正在形成有效循環的大產業鏈,成為我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原標題:2021酒業盤點⑦:“十四五”開局,酒業聚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