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類電商已經進入一個高度膨脹的時期,個別電商醞釀上市、多輪融資,但是更多的酒類電商卻發現經營日益困難,而一些服務于酒類電子商務的公司垮臺,也印證了酒類電商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
先發優勢不會決定一切,熬住了才能決定一切
先發優勢在很多領域往往被看成一個很關鍵的優勢,對于不少酒類電商來講,也往往因為自己開創了某些東西而沾沾自喜,有的電商也以目前所積累的加盟企業數多而沾沾自喜。
其實,先發優勢固然重要,規模優勢也固然重要,但對于酒類電商來講,最重要的卻是“熬下去”。
一方面,行業依然對酒類電商“叫好不叫座”的態度,讓酒類電商很難爭取到生產企業完全的支持,這就意味著靠著銷量來規;瘨赍X并不現實,即使生產企業與電商合作也是為了短期的銷量回升,銷量上不去就不再合作,則意味著酒類電商很難反復的忽悠到企業的“服務費”,由此一來,短期內酒類電商的盈利前景并不客觀,這就要求酒類電商能熬下去。連京東都在熬著,何況一個小小的酒類電商呢?
另一方面,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對酒類電商都是一場虛幻。目前比較靠前的酒類電商掛在嘴上的除了前景,就是“開了多少家店、有多少產品”的規模優勢,實際上這些對企業都是虛幻的。刨根問底可以發現,不少酒類電商加盟店都是目標賺錢的,無論是業外投資者,還是傳統經銷商轉型的,也就是“利益導向下”這類加盟商都是誰掙錢他跟誰做,產品也一樣,對于酒類生產企業來講,多一個SKU和少一個SKU并沒有多大的影響,你賣的動,多少SKU我都給,賣不動很快就砍掉。由此來看,這些資源都不是某一家酒類電商獨享的資源,這類資源只有在上市的時候才會給企業帶來足夠的支撐。
酒類電商要有自己的性格
當前,酒類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一個蓬勃的發展時期,無論是自建酒類電商,還是進駐平臺電商,各企業都在投入到酒類電子商務當中。然而,這里的大多數注定將要被淘汰。
不少從業人士也認為,投資建個網站就是一個酒類電商,可以面向網上消費者賣酒了。殊不知,這種模式只是建立在一個可能性當中:消費者會從我的網站買酒。
首先,消費者不是每天都要喝酒。酒畢竟是一個非必需品,只有社交場合才會大量的需求酒類產品。
其次,很多時候酒類消費時隨機的,提前從網絡上購置大量的酒存在家里,在非節日的是偶,并不大量的存在。即使網上賣酒便宜,消費者也不會一下子大量的購買。
第三,平臺電商在流量上好于垂直電商。垂直電商由于受眾窄,產品少,消費者很難一下子記住那么多的網站,所以從垂直網站的消費機會少于平臺電商。
實際上,在電子商務時代,酒類電商不僅僅是一個賣酒的,更要是一個公關傳播公司,即要善于將自己的推廣給消費者,還要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即要為消費者真正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對于酒類電商來講,只有建立了穩固的在行業的價值鏈的位置上才會有發展。回想初衷,把酒降三成、四成,9分鐘送達,一站式選購全球名酒,這都是酒類電商建立在價值鏈中的位置的根本手段。做好酒類電商,如果只靠忽悠,而不是扎扎實實做事,恐怕不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