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經銷商充分認知和發揮自身的平臺價值,就能從簡單的代理銷售角色逐步轉變為區域市場的運營主體,進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平臺商。
事實上,經銷商作為承接供應鏈上下游資源的紐帶,本身就是一個平臺,只是還沒有被完全平臺化。只要經銷商充分認知和發揮自身的平臺價值,就能從簡單的代理銷售角色逐步轉變為區域市場的運營主體,進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平臺商。
重估經銷商的平臺價值
如果說,2015年是經銷商互聯網+的起步之年,那么2016年則是經銷商互聯網+的元年。幾個月前,京東、阿里高調介入快消品供銷領域,提出“去中間化”、“直供終端”,讓經銷商這個群體一下子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與此同時,一些主流的快消品大商紛紛進入電商領域,開始擁抱互聯網,了解和實踐經銷商互聯網+,謀求轉型和突破。
一直以來,經銷商被視為銜接廠家和渠道的橋梁和紐帶,廠家將生產出產品“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再“賣”給各個渠道商,如二批商、賣場、零售店,最終由渠道商“賣”給消費者。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傳統供應鏈實際上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線式分銷體系,而與供應鏈對應的價值鏈則是在“買賣”的基礎上,通過各個環節的利潤設定所形成的從低到高的價格體系。在這種單邊的供應價值鏈中,通路成本被層層加碼,最后卻無法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更難以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因此,對于包括經銷商在內的整個快消品供應鏈來說,缺少的不是資源,而是整合資源的機制和平臺。尤其是在產品極大豐富、渠道日益完善的今天,如何快速發現并滿足終端和消費者的需求,如何高效整合和利用區域市場的資源,實現供應鏈價值輸出的最大化,成為整個快消品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那么,誰能扮演區域資源整合者的角色?
批多多認為,恰恰是承擔著區域市場渠道開發和管理職責的經銷商。作為承接供應鏈上下游資源的紐帶,經銷商本身就是一個平臺,只是還沒有被完全平臺化。只要經銷商充分認知和發揮自身的平臺價值,就能從簡單的代理銷售角色逐步轉變為區域市場的運營主體,進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平臺商。
經銷商+互聯網=平臺商
所謂的平臺商,就是作為市場資源的配置平臺,在人員、物流、倉儲、資金等資源基礎之上,整合上游的產品資源與下游的終端資源,以消費為導向延伸更多的服務內容,盡可能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那么,經銷商如何實現平臺商的轉型?
對此,批多多所倡導并實踐分布式電商模式,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以經銷商的經營區域,構建本地化的B2B終端采購平臺;平臺是開放的,區域內的所有經銷商都可以加盟或者入駐,通過線下交易轉移到線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節省費用、擴大銷售。各地平臺獨立運營,結合各自的運營模式、運營產品、運營流程進行互聯網化改造。
由此可見,分布式電商就是移動互聯技術與思維武裝起來的經銷商群體。相比于傳統電商,分布式電商的特點和優勢在于:
一、經銷商是平臺運營的核心主體。經銷商不是“去中間化”的對象,換句話說,分布式電商也不會顛覆快消品行業現有的分銷格局?煜沸袠I歷經30年發展,許多一線品牌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分區域、分層級的分銷模式,“去中間化”意味著破壞現有分銷渠道格局和價格體系,不僅經銷商會殊死一搏,還會招致品牌廠家的抵制。
二、分布式電商是經銷商的自我改造。經銷商具有先天的平臺基因,一方面,經銷商本身就掌握了一部分的貨源;另一方面,經銷商掌控著本地市場的零售終端。因此,經銷商在平臺化的改造過程中,可以快速實現零售終端的導入,并將線下的存量轉化為線上的流量。也就是說,傳統電商最難解決的“用戶”和“流量”問題,對于經銷商來說則變得水到渠成。
三、經銷商的渠道服務職能不可取代。分布式電商的架構設計中,經銷商不僅扮演著平臺供貨商的角色,還是平臺服務商的最佳人選。因為不管是傳統分銷模式還是平臺分銷模式,都需要為零售終端提供一系列的售后服務,同時完成相關的營銷動作,如鋪貨、陳列、促銷、生動化、退貨換等,這些工作一直是經銷商的“分內事”,所以比任何人都駕輕就熟。
所以,經銷商完全有機會并且有能力進行“+互聯網”轉型,成為區域市場的平臺商。而批多多的分布式電商無疑是經銷商互聯網+轉型的最佳路徑!
集約化經營,實現提效降耗
盡管經銷商在供應鏈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在經銷商的生意并不好做,尤其是在目前這種高成本、低效率、多環節的分銷模式下,隨時有可能被競爭對手踢出局。
分布式電商的初衷,就是用平臺分銷模式取代傳統分銷模式,逐步實現區域經銷商集采、統儲、統運,甚至統一理貨、售后和推廣,從而解決傳統車銷、訪銷模式下人力、儲運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在實現提效降耗的同時,樹立經銷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渠道網點傳播覆蓋帶來的增量。平臺具有開放、共享的特性,通過異業聯盟的形式,經銷商之間就能實現終端網絡資源的共享,節約渠道開發的成本,平臺集中采集訂單,提升信息傳遞的速度,從而輕松覆蓋空白市場,達到提升銷量的目的。
二、統配產生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傳統的車銷、訪銷模式造成人員和車輛的極大浪費。通過集中采單、統一配送的方式,整合經銷商現有的車輛和路線,就可以實現日滿車配送甚至滿車多次配送,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時,配送成本至少降低60%。
三、強化了業務團隊的營銷推廣職能。實施集采、統配之后,業務模式要隨之發生調整,由原來的踹貨、壓貨、殺價等一般作業模式向專業化的推廣服務作業模式轉變。業務人員被賦予新的職能,如新品快速鋪市,強化客情維護、優化終端庫存、開展終端促銷活動等,進而帶動產品更好的動銷。
四、真正實現終端信息的數據化管理。終端從線下被引流到線上之后,可以獲取終端的動態信息,經銷商可以據此優化終端管理與服務,并根據終端銷售狀況進行大數據收集及分析,如各門店的交易頻率,交易金額,進店SKU數量,市場鋪市率等等,都能夠實時掌控。
五、多品牌運營帶來的橫向增長的機會。傳統經銷商受到資金、團隊、配送和管理能力的局限,在多品牌運營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甚至出現品牌越多,投入越大,銷量和利潤卻不能同步增長的尷尬局面。通過平臺運營,在同等的人力物力條件下,經銷商完全可以承接更多的品牌,實現業績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