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批多多某縣級合作運營商主要代理養元六個核桃、王老吉、紅牛、怡寶、君樂寶等品牌。在導入批多多平臺之前,幾個大品牌都是獨立運營,并采取“專人專車”模式,雖然同為一家代理,但實際上如同幾家經銷商單打獨斗,相應的人員、配送成本和損耗都很大。
借助批多多平臺,該經銷商進行內部整合,轉變銷售模式和業務職能,推行人車分離,在兩個月時間內初步實現了集采、統儲、統配。從效果來看,單個業務員的跑店量從原來的20家增加到了現在的40家,而且部分客戶已經實現線上自主下單,銷售的成本大幅降低;同時,配送部門獨立,根據訂單實行次日配送,雖然尚不能達到滿載,但相比原來“半車出、小半車回”的狀況,已經有了質的改觀。
構建平臺,追求盈利多元化
在傳統經銷模式下,經銷商只賺取產品的進銷差價,而快消品的毛利空間普遍偏低, 加上經銷商高成本、低效率、多環節的分銷模式,幾乎無利可圖。經銷商通過平臺化轉型,構建分布式電商,基于平臺的媒渠特性,能夠從單一賺取產品進銷差價轉變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首先,自營產品差價。通過分布式電商的平臺分銷模式,經銷商在同等車輛、人員的前提下,可以承接更多的品牌代理,借助產品組合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儲運托管傭金。通過集中倉儲和配送,可以為平臺的供貨商提供倉儲、配送服務收取一定的傭金。鑒于B端巨大的體量,這部分收益也十分可觀。
第三,營銷服務費用。通過平臺,可以為廠家提供區域市場的招商、鋪市及動銷等多種形式的營銷服務,從中收取一定的費用,廠家對此是非常樂意的。
第四,傳媒廣告收益。平臺不僅是渠道,還有媒體的屬性。通過線上的APP廣告、促銷信息推送和新媒體傳播等,進行品牌的傳播和推廣,并收取相關費用。
第五,平臺流水抽成。平臺為供貨商提供線上交易和服務,并共享平臺的終端客戶資源,不僅可以優化存量、還能夠創造增量,平臺則以流水抽成的形式獲益。
除此之外,平臺還可以為各方提供金融服務等多方面的支持,經銷商借以逐步實現盈利的多元化。
立足“四不”,運營決定成敗
需要注意的是,經銷商構建分布式電商,不僅僅是建立一個訂貨平臺那么簡單,而是基于互聯網+的整體解決方案。這也決定了,分布式電商與傳統電商在運營模式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對此,批多多戰略顧問劉春雄老師指出,B端雖然也是電商,但卻代表著新的電商邏輯,在運營過程中必須真正做到“四不”,即不燒錢,不亂價,不補貼,不打劫。做不到“四不”,說明邏輯是有問題的,所以再怎么做都是錯!而這“四不”,恰恰是分布式電商最顯著的特征!
為什么不能燒錢?因為B端的體量太大,燒錢就是個無底洞,燒再多的錢也燒不出寡頭。
為什么不能亂價?因為亂價無法倒逼別人合作,價格一亂,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為什么不能補貼?因為補貼只能帶來短期流量的提升,但卻培養不了終端客戶的忠誠度。
為什么不能打劫?因為平臺是經銷商共建的,凡是打劫的都做不成平臺,邏輯大錯特錯!
總而言之,經銷商互聯網+,三分靠平臺、七分靠運營。不僅要求平臺具有成熟的商業邏輯和技術架構,更考驗經銷商運營平臺的能力和技巧,而后者才是決定平臺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