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電商依然擺脫不了物流配送短板的束縛。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5農歷春節,酒類電商再經受了一輪的物流配送考驗。雖然電商打出了“不歇業”、“不打烊”的口號,但是其所必須依賴的物流快遞行業則多數進入“春節模式”的“半歇業”狀態,來自電商平臺的訂單大面積出現配送延遲狀況。
對于電商與物流的關系,業內人用“唇亡齒寒”來形容。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的快速崛起,對物流配送網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目前,國內物流配送網絡已接近配送能力的極限。業內人士坦言,對于電商而言,得物流者得天下,誰能解決物流問題,誰就有可能打破現有的電商格局,從而借助物流優勢領先一個身位。
目前,電商物流主要有第三方配送和自建物流兩種模式。不過,對于電商而言,自建物流就意味著電商從輕資產向重資產方向過渡和轉變,而物流成本將會成為電商最為沉重的支出。在這種情況下,不少電商對自建物流的選擇頗為謹慎。
電商崛起考驗物流配送
如果沒有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物流配送的問題并不會大面積出現。
近年來,隨著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綜合類電商以及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中酒網、也買酒等酒類專業平臺的出現和發展,網上購酒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常見的購物方式。龐大的消費人群帶來的是井噴的訂單數量。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為92億件,人均6.8件,這一數據僅次于美國。而到了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40億件大關,同比增長52%,躍居世界第一。
在這種龐大的物流業務量下,現有的物流配送體系已經接近最大載荷。可以說,物流配送體系的發展遠遠趕不上電商對物流需求的增長速度。
在供需的矛盾下,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受制于物流體系。這一問題,在春節、“雙十一”等電商銷售的高峰期更加突出。以今年春節為例,除了EMS和順豐照常營業外,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百世匯通等都進入半歇業狀態,這就給依靠第三方配送的電商提出了一大考驗。
相比之下,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1號店等自建物流的電商則感受到物流配送的優勢,憑借正常發貨贏得春節黃金季市場訂單。
對于酒類電商而言,以往由于人員數量吃緊、配送成本上升等方面原因,春節期間多為休業期。而近兩年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在電商購買酒水,不少酒類電商紛紛推出“春節不打烊”的服務。但是,受限于不少物流快遞不再接單,電商只能選擇順豐、EMS等配送時效快、價格高的快遞品牌,或是依賴自建渠道進行配送。
對于酒類電商推出的“不打烊”服務,不少消費者表示歡迎,畢竟在春節旺季促銷時依然能夠在家接收酒水,至少在體驗上就相比傳統渠道優越不少。不過,也有消費者擔心“不打烊”只是一個口號。因為在去年的“雙十一”期間,不少消費者在訂購產品后不僅沒有收到產品,還被酒類電商平臺單方面取消訂單。
不過,在電商平臺宣布“不打烊”提供全年無休的服務背后,電商雖然收獲了來自市場的歡迎,同時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商品,酒類產品由于其材質多為玻璃、陶瓷等,在倉儲和運輸等方面的要求比其他商品高很多,同時葡萄酒還對溫度和濕度較為敏感,應該在配送過程中保持恒溫運輸。酒美網CEO呂意德透露,在每百元的交易額中,12元到13元是被物流公司拿走的。另有業內人士為記者舉了一個現實的例子,兩瓶酒,價值60元,按照快遞的配送價格,一般要20多元錢,這中間高昂的配送成本加上產品的易碎性,導致酒水運輸成為電商發展的“軟肋”。
另一方面,酒類產品多為小件快遞,而非批量運輸。同一產品配送到不同區域的成本相差較大!度A夏酒報》記者了解到,同樣一款20元每瓶的酒,北京電商配送到北京地區是賺錢的,而配送到新疆地區則是賠錢的。如果偏遠地區的訂單較多,酒類電商無疑額外支付更多的物流費用,從而直接拉低利潤率。此外,暴力運輸、退換貨較難等問題也同樣困擾著酒類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