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國經濟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新常態下,國內經濟增長模式逐漸由粗放型轉為集約型。
隨著聚美優品、京東、阿里等電商巨頭相繼上市,互聯網在促進消費升級、提升第三產業比重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電商巨頭的集體上市宣告了國內互聯網長達10年的第一輪持續投入結束。移動互聯網時代加速了這一轉型。站在移動互聯時代的風口,未來中國電商界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上市元年”是怎么煉成的
2014年堪稱中國電商界的“上市元年”。5月17日,聚美優品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當日收盤市值達34.33億美元;5天后,京東再次登錄納斯達克股市, 當日收盤市值達246億美元,刷新中國公司在美IPO規模之最;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創美國市場上有史以來按市值計算的最大IPO交易。光鮮的上市背后是漫長的電商長跑。在經過長時間的持續投入后,國內電商界以集體上市的卓越姿態向世人展示中國互聯網電商的蓬勃朝氣和強大生命力。
如今,國內電商界格局進一步分化、整合。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公司已經確立了其在PC電商時代的霸主地位。以團購市場為例,短短的4年內,市場在經歷千團大戰、惡意競爭、IPO折戟等一系列過山車式的發展后,洗盡鉛華并上升到更高的層面。隨著BAT互聯網巨頭的競相涌入,團購競爭已經變成巨頭之間布局O2O的角力場。
“上市元年”是中國由PC互聯網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過渡的轉折點。伴隨著國內互聯網巨頭的集體上市,國內互聯網界的長期持續性投入通過上市取得變現,PC電商格局大局已定,PC互聯網時代也暫時告一段落。未來,下一階段國內電商發展的主題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
移動互聯時代的電商之“道”
移動互聯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眾多垂直領域電商百花齊放,競爭激烈,進入“電商戰國時代”;另一方面,移動電商也在不斷試錯、培養用戶習慣,最終留下來并被用戶重度依賴的電商將會“剩”者為王。這個時代的特點是“去中心化、試錯以及長期投入”。從某種程度上講,未來三年,電商后起之秀再次升級為綜合性電商平臺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唯有向垂直化、服務化、移動化等領域縱深發展,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才能彎道超車,出奇制勝。
筆者認為, 2015年乃至未來的一到三年內,國內移動電商行業可能會出現以下四大發展趨勢:
生活服務類電商
2014年,生活服務類電商成為最炙手可熱的一個領域,“O2O”模式成為行業探討的熱點。國內互聯網巨頭也瘋狂搶灘生活服務類電商市場,未來生活服務類電商將有望和今天的制造業、零售行業的規模相匹敵。其中,商品、服務、PC以及手機四股力量將共同促進生活服務類電商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