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微酒記者獨家獲悉:景芝酒業瓷瓶景陽春每箱漲價12元;2017年2月1日起將執行新的價格體系。有經銷商反應,目前已經無法開票,只能等漲價之后再進貨。
目前,據微酒記者了解,市場上很多經銷商已接到該文件。
景芝的漲價考量
景芝酒業是公認的魯酒領頭羊,盡管沒能順利的搭上混改的班車,但作為中國最大的芝麻香生產企業,據估計,2016年收入20億元以上,穩穩地領跑魯酒陣營。但景芝酒業的目標明顯不僅僅是領跑魯酒,從企業制定的“百億景芝”、“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的宏偉目標便可見景芝的野心。
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呢?根據景芝酒業的部署,以及月初的2017年營銷工作會議內容——部分分公司和單位表示將以“利潤導向”為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強化團隊執行力,確保優質、高效地完成年度各項營銷目標,全面實現主品倍增,向著30億元的銷售目標奮進!
也就是說,景陽春作為大單品之一,現階段將被景芝酒業著力打造。而此次提價恰好印證了景芝年初制定的戰略方針。
據了解,景陽春作為景芝酒業重要的大單品,也是企業在市場上攻城略地的規模化產品,但40-50元的流通價格相對偏低,價格也比較透明,經銷商利潤空間較低。通過此次漲價,理順產品的價格體系估計是景芝現階段發文漲價最重要的考量。
此外,除了運營成本的支出,去年以來,物流和包裝成本的不斷上漲也給酒企帶來不小的壓力,這些都影響了景芝的價格策略。
經銷商對此次漲價樂見其成,因為臨近春節,備貨較多,產品漲價意味著產品增值,對此持支持態度。
區域品牌將掀起新一輪漲價潮?
春節臨近,白酒漲價的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漲價也成為近期行業的關鍵詞。但近期的漲價消息和以往有所不同,微酒注意到,這一波“漲聲”主要是由區域名酒帶來。
除了此次漲價的景芝,還有元旦左右漲價的杜康、青青稞,以及隱約傳出即將漲價的仰韶,區域名酒受益于一線名酒的提價策略,以及市場的回暖,順應趨勢開始提價。
那么區域名酒能否掀起新一輪漲價潮?或者說,區域名酒是否迎來了新的發展期?
微酒認為,區域品牌的提價,首先證明了品牌自信。而品牌自信首先來自對行業發展的正面預期。
目前,眾多行業專家預測,隨著消費升級,消費方式進一步由政務商務消費向民間聚飲消費轉變,另外城鎮化進程也將促進性價比突出的區域名酒的消費,由此帶來的新機遇對區域名酒來說是個利好。在行業向好的大背景下,在行業利好的激勵下,區域名酒迎來大發展的概率很大。
但微酒在采訪中也遇到這樣一種觀點,之前由于高端品牌的降價使得行業的價格天花板大幅度降低,區域名酒被迫價格下挫,現在對價格的調整,多是為理順價格體系進行的恢復性漲價。
漲價能否順利執行,關鍵在于消費者。而目前的市場狀況是80后消費群獵奇心強,各品類酒水都在喝,70后消費群轉向理性消費,而老套陳舊的區域品牌文化,及營銷模式沒有與時俱進,再加上一線名酒渠道下沉,中檔價位產品全國化的擠壓,區域名酒企業“漲”的會比較猶豫。
微酒點評:
1、白酒漲價已然成為理順渠道價格,提升渠道利潤的主要方式之一,洋河、五糧液、古井等企業紛紛舉起了漲價的大旗,從結果上看,都起到了不錯的效果,終端價格開始回升,倒掛的幅度在降低,提升渠道利潤是這一輪漲價開始的主要動因。
2、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原材料漲價,推動了整個行業所有成本的增加,中低端市場于是接過了漲價的接力棒,成本的壓力變成漲價的動力,所以可以看到市場上的中低端白酒產品也開始調價。
3、幅度小是這次漲價的典型特征,企業試探性的心理很強,證明市場的需求恢復并不是那么強烈,對于多數企業,這一輪并不是強需求爆發式增長驅動的漲價,更多的原因在供應端,在企業和渠道環節。
4、當漲價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漲價的大軍,市場預期將開始改變,預計未來行業漲價潮會繼續,甚至可能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