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海信托與中糧集團也聯手推出了國內首款“期酒”概念的理財產品。投資人完全可以把紅酒期酒當做投資產品,“期酒”指在紅酒尚處于窖藏期未成熟時,以理財產品的方式向投資者發售,在紅酒成熟裝瓶后,投資者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直接消費所購紅酒,或持有理財產品至到期贖回資金,其期限為18個月,預期最高收益率為8%。
此外,“期酒”是酒類投資中回報最高的一種投資方式,但風險也是最大的。在期酒經過兩年的釀造成為成品酒的過程中,需要放在酒桶內長期陳釀,這個過程中有一定的風險,倘若管理不善,或遇到不可抗力外因造成的天災,都可能導致紅酒變質,最終破壞整桶酒的質量,甚至造成紅酒不能飲用。
2.開專賣店玩O2O
隨著房價的上漲,酒窖專賣店的開店成本越來越高,其中日漸高漲的房屋租金成為了酒窖經營者們最無奈的事情之一,日益上漲的店鋪租金吃掉了酒類零售行業的利潤。而酒窖的關閉風潮似乎印證了這一現象,有報道稱,以前酒窖遍布的溫州地區,最高峰時有400多家酒窖,但如今溫州的酒窖已經有一半以上轉讓或關閉。剩下的也有不少在苦苦支撐,或尋求新投資者加入。
美酒在線總經理張斌認為,未來關閉的實體店會更多。“因為紅酒的廠家太多、品種繁雜,而中國消費者對紅酒口感、出產地等訴求非;靵y,實體終端很難真正提量,所以實體店面從去年到現在出現了關閉風潮,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普通品牌的實體店面要關閉。”
實體終端銷售遇阻,反觀線上銷售,其銷售逐漸發力,讓紅酒商和分銷商看到了希望。天貓[微博]的數據顯示,有11款紅酒月銷售量已經3000單,其中一款進口智利紅酒拉菲售價229元,月成交量已達到9400多單,另外一款售價298元的法國原裝進口干紅月銷量也有5860單。但張斌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紅酒終端銷售下行,紛紛向電商渠道突圍的情況確實存在,但電商遠沒有外面看起來熱鬧,并不樂觀。“大品牌可能線上銷售相對容易,但一些陌生品牌的紅酒線上促銷,難度蠻大的。”
煙臺張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健認為,O2O這種新的模式,紅酒的O2O本質還是在線下,“許多線上銷售也在搞線下促銷,最好的還是線上+線下模式”,與線上時時同步線下終端營銷,實現立體動態輻射;趯嶓w連鎖店和線上社區商城的線上線下結合,O2O是其未來發展的方向。但“線上銷售能實現什么樣的體量還很難說,哪個才是紅酒銷售未來的主渠道還要看未來的發展”。
3.收藏
和債券、股票或者房地產等傳統投資不同,紅酒并不會帶來利息或者分紅。但好的紅酒已經成為“高凈值”人群收藏投資的目標,他們甚至會在拍賣會上花費數百上千歐元,只為買下一瓶著名酒莊出產的好酒。
群邑智庫與胡潤財富聯合調查的一項報告顯示,會有8%的中國富豪自己收藏和投資紅酒,這類人一般財富量比較大,有獨立的儲藏紅酒的空間。對此法國紅酒管理碩士、香港世界紅酒中心內地首席顧問曾微表示,這顯示出作為紅酒投資有其特殊的收藏價值,這也讓眾多擁有投資能力的中國人紛紛涌向這塊肥沃的“地域”。
4.情感投資
有業內人士指出,紅酒投資不要只看物質回報,它同樣能為收藏者帶來情感上的愉悅感,這并不能簡單地被金錢衡量。所以,在將紅酒定義為投資對象時,其總回報應該是金融和非金融回報的總和。華誼兄弟(23.500, 0.00, 0.00%)老總王中磊[微博]就熱衷于投資紅酒,常與圈中好友鈕承澤、導演滕華濤、演員黃曉明靠紅酒互動,不僅熱愛組織盲品,給紅酒打分,還不定期組團赴法,到原產地過癮。通過投資紅酒維系圈子,帶來合作,靠紅酒實現圈子文化的投資,一點也不比物質收益差。
其實富人用名酒互動,普通消費者同樣能以酒會友。有紅酒銷售人士表示,最近幾年廣州的紅酒銷量一直有所提升,消費者對于紅酒的了解、對于品牌的認知程度逐步提高,紅酒已成為普通消費者聚會的主要選擇之一。
強調品酒體驗的投資邏輯
“一旦購買了酒莊,就意味著后期更多的投入需要到位。”李帥甫對新快報記者說。對于自營一家酒莊的廣州翰匯酒業總經理李帥甫而言,投資和收藏紅酒早已脫離了之前最初的個人愛好趣味,變得更為多元化,F在它們是保持一定高端圈子的必需品,也是生活姿態的一種表征,還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個人投資眼光的體現。
說起如何入紅酒這一行,李帥甫坦言,自己2004年初入職場幸得張裕器重,開始了葡萄酒職場生涯,后又在國內最專業的葡萄酒代理商之一——美夏公司工作,繼而在全球最大的葡萄酒酒莊——嘉露酒莊工作,直到2012年開始創業,投資葡萄酒生意。“可以說我的血液里流淌的就是葡萄酒,我深情地熱愛葡萄酒本身的曼妙,并享受葡萄酒帶給我的多彩生意和生活。”
“因此我投資葡萄酒酒莊,其實是順理成章。” 李帥甫介紹稱,其投資的微醺葡萄酒體驗館,在國內是第一家以葡萄酒的品酒體驗為主題的連鎖零售機構,可以提供公司的VIP客戶酒會,酒膳宴會,單身俱樂部的品酒沙龍,甚至是生日會等應用場景。
談及收益,李帥甫稱,目前的投資收益還不錯,雖然面臨著宏觀形勢的壓力,但高性價比的葡萄酒及務實的場景應用,會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價值,暴利和投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專注和投入,不能以為葡萄酒行業是門檻低和高利潤,其實當下的情況恰恰相反,需要較高的專業度和持久的專注,以及強調性價比。
“葡萄酒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因為以后的趨勢是價格越來越理性,50元左右的原瓶進口、口感舒服的各國葡萄酒會成為市場主流,這將極大提高消費者飲用葡萄酒的熱情。市場泡沫的存在是因為大量不專業的貿易商盲目進入這個行業,裝修奢華店面,采購大量庫存,造成了所謂虛假繁榮的泡沫。但洗牌是必須的,最終沉淀下來的是專業的長線投資者。” 李帥甫如是表示。
至于投資建議,李帥甫稱,前幾年因為宏觀經濟的火熱,送禮和高檔消費刺激了名莊的暴漲,拉菲等名莊的漲幅高達50%以上,很多投機客賺了錢。但這兩三年,隨著宏觀經濟調控,目前名莊酒的價格已經回歸到價值本身,從長期來看,一些性價比高的二三級莊,仍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可作為增值保值工具,但對儲存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并不建議行外人士大規模進入,可適當作為個人愛好和酒友分享的小規模投資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