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市場白酒股普漲,但貴州茅臺(600519)收跌1.77%,報890元,跌破900元關口。這是貴州茅臺連續第二日明顯下跌,兩日跌8.6%,市值蒸發1055億元。當天,貴州茅臺現身滬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居滬股通港資成交額第1位,北上資金買入13.43億,賣出25.79億,凈賣出12.36億,凈賣出額占該股當日總成交量的13.66%。茅臺股價調整與集團成立營銷子公司有關。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集團成立營銷公司被熱議
5月5日,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揭牌。該公司是茅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于是市場擔心,該公司若全面直銷此前削減的茅臺酒配額,利潤會轉移至茅臺集團。這樣上市公司難以享受到壓縮經銷商帶來的收益、實現預期中的持續增長。今年一季度,貴州茅臺減少經銷商533家,其中茅臺酒經銷商減少39家。
茅臺集團是貴州茅臺的大股東,持股61.99%。茅臺官網顯示,茅臺集團營銷公司將重點針對團購、商超等終端客戶開展工作,實現與社會渠道錯位發展。
5月6日,有茅臺個人股東向上交所投訴熱線反映貴州茅臺涉嫌向大股東茅臺集團輸送利益,發問:“股份公司以什么價格出貨?是怎么確定的?有沒有正當的流程?是如何保障股份公司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權益的?!”他還附上了與貴州茅臺的溝通記錄。上市公司方面回應稱,“設立營銷公司,我們也是剛知道,究竟怎么賣,現在其實也沒有具體的說法,如果需要公告的話,我們會出的。”
千億營收目標上市公司占大頭
據悉,茅臺也有兩個心愿:“提直降代”、系列酒成氣候。“提直降代”就是提高直銷比例,降低通過批發代理商的銷售比例。茅臺目前直銷渠道銷售額占比起起伏不定,2017年一季度為13.4%、第四季度沖到14.2%,但2018年第一季度僅2.4%。盡管近年來,茅臺也在采取扶持官方電商平臺、嚴格管理經銷商等措施,比如2018年底砍掉了100余家經銷商。但效果有限。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茅臺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59億元、凈利潤396億元。同期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7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3%左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5%左右)。也就是說,上市公司貢獻了集團約86%的營收和凈利潤,其發展對大股東至關重要。
2019年茅臺集團提出要“跳起來摘桃子”,計劃完成營業收入1000億元,同比增長16%;凈利潤450億元,同比增長14%。要達到既定目標,茅臺集團今年要增收至少141億元。2019年茅臺酒計劃銷量3.18萬噸(較2018年增加3000噸),其中對經銷商合同計劃為1.7萬噸,剩余增量將用于拓寬渠道和調整產品結構上。而貴州茅臺2019年計劃營業總收入增長14%,即營收目標達到855億元。這意味著,上市公司仍占集團千億目標的大頭。
如今,集團營銷公司成立消息公布,貴州茅臺股價連續兩天調整,大股東持股市值蒸發576億元,超過其今年利潤目標。分析人士稱,茅臺集團應有所考量。去年底,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在貴州茅臺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上講話時就指出,“酒價、股價都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