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發展仿佛也是進入到了2017年的春天。貴州茅臺(354.660, -2.54, -0.71%)(600519.SH)股價接連創出新高,自上市以來其累計漲幅約80倍。
數據顯示,2001年8月貴州茅臺上市發行價為31.39元,截止至2017年2月22日,貴州茅臺盤中最高漲幅超1%,尾盤沖高突破366元關口報收于366.52元,市值達到4538億元。根據其2月2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營收128.52億元,同比增長25.38%;凈利潤56.68億元,同比增長15.92%,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此外,五糧液(39.560, 0.17, 0.43%)(000858.SZ)、瀘州老窖(37.390, 0.34, 0.92%)(000568.SZ)、水井坊(22.400, 0.18, 0.81%)(600779.SH)等均接力創出階段新高。而山西汾酒(29.700, 0.28, 0.95%)(600809.SH)也因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序幕拉開后,從2月13日起,接連1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34.39%,達近4年最高點。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山西汾酒是汾酒集團的核心子公司,199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汾酒集團實際持有山西汾酒比例高達70.65%。山西汾酒是國內以白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而山西汾酒因集團公司混改而被推上風口浪尖,股價一路高漲。
2月25日,山西汾酒公司公告澄清,作為上市公司層面,山西汾酒表示,公司并未制定2017年經營目標,員工持股及集團整體上市一事,經征詢,集團公司目前沒有整體上市時間表。
山西汾酒公司股價高漲的背后,除了混改而帶來的市場關注外,白酒板塊的整體上漲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白酒板塊大幅上漲,既因為經歷4年行業深度調整,外部環境整體回暖。也因為白酒企業順應市場積極轉型。白酒產業在2016年度營收超過6000億。” 東方證券(15.280, 0.01, 0.07%)首席證券分析師沈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龍頭基本面復蘇趨勢明確。白酒行業分化成長本質上是市場調節下的供給側改革。不同于之前黃金十年白酒企業的全面繁榮,此輪行業復蘇集中在具有品牌、產品、渠道力的企業。且當前龍頭發力提升自身競爭力,增速已顯著超越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