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說記者獲悉,截至2016年9月14日,茅臺醬香系列酒銷量和銷售額雙指標均超過2015年全年,銷量較2015年同期增長70.3%,銷售額較2015年同期增長62.6%。
據茅臺酒報數據,2015年,茅臺醬香系列酒實現銷售量7826噸,同比增長46%,實現銷售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33%。
2016年,茅臺系列酒總體營收目標20億元,力爭達到23—25億元。
對于茅臺系列酒,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書記就指示,醬香酒公司要做到合理規劃目標,做到“三步走、上規模”。2016年,茅臺系列酒銷量要占到茅臺酒銷量的50%;明年,系列酒和茅臺酒銷量要持平;今后,還要實現逐年增長。
由于系列酒與高端酒不同,之前茅臺系列酒一直以“搭便車”的形式銷售,渠道下沉不夠、渠道網絡不完善、市場基礎薄弱。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醬香酒公司董事長李明燦對此有著清醒地認識,并戰略性地提出了“建網絡、抓陳列、搞促銷”三大核心任務,推進市場基礎建設工作。
茅臺“133戰略”,做大系列酒
按照《2016年度醬香系列酒營銷工作方案》部署,醬香酒公司大力實施品牌聚焦,貫徹茅臺“133戰略”部署,即在茅臺中長期戰略規劃中,傾力打造1個世界級核心品牌 (茅臺)、3個全國性戰略品牌 (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賴茅)、3個區域性重點品牌 (漢醬、仁酒、貴州大曲),打造大茅臺品牌集群。
當前,醬香酒公司正在加大投入,重點突破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將其打造為單個品牌10億元級銷售額的全國性知名品牌;漢醬酒維持老品銷售,加快新品開發,重塑品牌形象,集中優勢資源,重點選擇地級區域市場重點突破;貴州大曲打造為本土強勢品牌。依托渠道和銷售網絡優勢,力爭把“賴茅”打造成全國性知名品牌。今年八月底,“賴茅傳禧”、“賴茅端曲”的成功上市,構建起了賴茅“國民醬酒”的全新產品組合。
確保3萬噸、增設包裝生產線、三年政策性虧損
在傳統工藝與產品質量上,茅臺對兩個主要系列酒生產的201廠、301廠進行技術升級,年產量確保3萬噸。在今年一到四輪次的生產中,兩車間分別完成既定生產計劃的98.07%與88.34%,超額完成今年任務。
在包裝生產方面,茅臺技術開發公司增設系列酒包裝生產線,在降低系列酒的包裝成本的同時,全面確保了系列酒銷售旺季的產品供應。
此外,茅臺還出臺了多項系列酒營銷舉措,如允許醬香酒公司三年內政策性虧損,繼續加大市場投入等。
5大核心市場+5大潛力市場
醬香酒公司在總部設立綜合管理部、渠道運營部、品牌事業部、財務部,從產品設計開發、客戶接待、客戶訂單物流到客戶市場工作對接等各個環節,明確分工,都有專門的崗位提供服務。
根據市場需要,醬香酒公司將全國分為24個片區,其中渠道運營部將24個片區分為 6 組區域,分別由專人對接各自區域,每個崗位各司其職,共同協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
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將全國分為三類市場:核心市場、潛力市場、一般市場,并制定“5+5”戰略,即集中人財物力重點打造5個核心市場,扶持5個潛力市場,并實行了領導掛帥和部門分區域掛市場,抽調人員蹲點市場工作制度。
拿數據說話,靠本事吃飯
自2016年以來,醬香酒公司從銷售公司招聘35人充實到員工隊伍,并對外和對內公開招聘營銷人員,特別在行業內招聘5名有經驗的省區副經理,繼續加強營銷人員隊伍的建設。
根據《2016 年員工薪酬激勵與預算方案》規定,員工工資清零,實行銷售提成,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全員均按實際銷售業績提成,后勤系統與省區按照實際人數比例分配提成薪酬。
收入與業績掛鉤,推行月度考核兌現,年終結算,不設基薪,全年收入和業績考核掛鉤,充分體現“工資能高能低,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員工謀事成事的積極性。
“十個力”、扁平化招商、雙軌考核
在經銷商的選擇上,醬香酒公司遵循了袁仁國提出的“十個力”要求,即經濟實力、誠信力、文化張力、影響力和控制力、公關能力、處置突發事件能力、駕馭當地市場能力、超值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
在對經銷商的業績考核上,醬香酒公司對經銷商采取季度考評和年終考評激勵相結合的辦法,完善對經銷商的考核評價制度,提振了經銷商信心、調動了廣大經銷商的積極性。對于網絡不全、市場鋪貨率不到考核要求的區域,省區可按照營銷網絡建設要求分渠道、分區域進行扁平化招商,并出臺 《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經銷商激勵考評表》。
與此同時,醬香酒公司出臺了《2016 年度市場維護管理辦法》,加大對經銷商監管力度,嚴格查處違約行為;還出臺了《2016 年度市場投入費用使用管理辦法》、《2016 年度市場費用核銷辦法》等文件,成立市場督導組不定期下市場,檢查方案執行情況,實行雙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