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葡萄酒與烈酒協會(WSTA)發布的最新市場調查報告指出,2018年英國的香檳和起泡酒銷量,達到了創紀錄的約22億英鎊,在過去12個月,大約有1.65億瓶香檳和起泡酒在英國市場上賣出,其中“非香檳”的起泡酒銷售,也達到了1.46億瓶的新高,價值約15億英鎊。這一數字較之2013年已經翻了一番。
不僅在英國,起泡酒近幾年在全球市場增長迅速。據葡萄酒研究(WR)獨家獲悉,權威機構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WSR)近日發布了全球起泡酒企業及品牌TOP25榜單(以2017年數據統計,2018年數據匯總需在今年3月以后)。榜單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起泡酒(Sparkling Wine)與靜止葡萄酒(Still Wine)的銷量比例為1:10,到了2017年,這一比例已經縮小到了1:9。
顯然,起泡酒的全球增速已遠超過了靜止葡萄酒。
1、全球銷售256.65億歐元,漢凱&菲斯奈特聯合領跑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起泡酒總銷量為31.42億瓶,較之上一年增長了1.6%;零售總額達到了256.6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012.15億元).
2018年3月,德國漢凱(Hankell)起泡酒集團正式與西班牙菲斯奈特集團(Freixenet)簽訂收購協議,以近2.2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菲斯奈特集團50.7%的股份。2017年,兩家起泡酒銷售總量達到2.35億瓶,零售額達到15.96億歐元,成為毫無爭議的起泡酒巨頭,領跑全球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若漢凱與菲斯奈特分別獨立統計,本榜單的銷量冠軍為德國Rotkaeppchen公司,旗下產品基本只在德國本土銷售,產品售價較為低廉,漢凱與菲斯奈特則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零售額方面,LVMH則以34.75億歐元的絕對優勢占據了榜首位置,這主要得益于該公司旗下的香檳銷售。
此外,排名前十位的公司還包括有美國嘉露、意大利優尼特、美國星座、法國保樂力加和法國卡思黛樂等。同時,以烈酒著稱的百加得集團、以Penfolds奔富品牌被國內消費者熟知的富邑集團亦有上榜,分列第11和21位。
2、香檳品類非均衡發展,LVMH一枝獨秀
就香檳而言,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香檳銷量為3.05億瓶,零售額85.2億歐元。其中,LVMH一家的零售額便超過了31億元,占到香檳總零售額的36.5%,可謂一枝獨秀。
從數據看,2013到2017年,在排名前25位的香檳生產企業中,只有12家實現了銷量增長,占比不足50%,另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呈現銷量下降狀態;2017年略有好轉,也只有15家企業的銷量同比與2016年實現了增長。而LVMH的增長比例卻超過了3%,遠大于0.4%的平均增幅。
3、全球覆蓋品牌僅5家,整合將是大勢所趨
現階段,起泡酒的消費仍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德國等地區。根據IWSR的劃分,全球銷售覆蓋范圍超過30個國家的品牌產品可稱為全球出口品牌,全球銷售覆蓋范圍不足30個國家但具有一定銷量和影響力的品牌產品則稱為地區領先品牌(Local Hero Brands)。而在全球銷量排名前25位的起泡酒品牌中,僅有5個品牌的銷售覆蓋范圍超過了30個國家。
從上述數據中不難看出,目前銷量領先的全球TOP25起泡酒品牌中,只有20%不到的品牌是可以覆蓋到全球超過30個以上國家的,其他80%的品牌都是在特定區域內銷售。
對此,漢凱&菲斯奈特集團中國區首席代表顧育平介紹說,“一方面,有些品牌的所屬企業為單一起泡酒公司,其綜合拓展實力相對較弱,故更多集中在本土及周邊區域銷售;另一方面,有些品牌產品的價格低廉,不足以支撐全球市場的品牌推廣與打造。當然,也有少數品牌是正處于潛力發展期,未來會有望躋身至全球品牌領域”。
“起泡酒在全球市場上流行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而起泡酒生產商的整合并購也會進一步展開。不久的將來,那些綜合拓展實力較弱的單一起泡酒生產企業或將會被收購,進而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為數不多的幾家超強起泡酒生產運營集團,構建起世界起泡酒領域的全新格局”。顧育平如是說。
【小貼士】:起泡酒的專業解釋是指在20℃時,二氧化碳壓力等于或大于0.05兆帕的葡萄酒。一般用作餐前開胃酒,部分地區也偏向于用作餐后搭配甜點,飲用前需冰鎮至8~12度為佳。
就全球范圍看,不同國家、產區往往還有著一些獨特的起泡酒產品。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香檳”,受原產地命名保護,只有法國香檳產區的起泡酒可稱之為“香檳”,香檳亦是平均價格最高的一類起泡酒。此外,還有意大利的普羅賽克(Prosecco)、阿斯蒂(Asti);西班牙的卡瓦(CAVA),德國的塞克特(Sekt)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