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三季末業績不佳的老白干酒就因一則“混改方案”,截至12月17日,短短12個交易日股價就暴漲了64.13%。
投資者更為關注的是,在白酒國企改革這個風口上,誰又會成為下一個老白干酒呢?
實際上,除了老白干酒之外,不少白酒企業的改革計劃都已經浮出水面,如近期中糧集團間接入主酒鬼酒;而此前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沱牌舍得、金種子酒在內都曾經發布過進行國企改制的相關公告。
在老白干酒公布混改方案之前,《證券市場周刊》曾發布了《老白干酒定增幕后的利益之手》一文,認為老白干酒的銷售費用、預收賬款兩項指標波動異常,有壓低業績嫌疑,而金種子酒也存在類似情況。
金種子酒曾在8月30日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坊間傳聞復星集團旗下機構有望從金種子集團接手其所持有的金種子酒1/3左右股票,相當于金種子酒約10%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金種子酒證券事務代表李芳澤曾對媒體表示,金種子集團正在與復星國際商談股權轉讓的事宜,但尚未確定轉讓細節及日期。
然而,金種子酒又在9月18日發布公告稱,“經與本次籌劃重大事項的相關各方展開充分的協商和溝通,公司控股股東金種子集團認為繼續推進該重大事項條件尚不成熟,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事項。”
但是,酒企國資改制仍是這個行當里當下的熱門話題,尤其是二線區域白酒企業改制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招商證券認為,白酒業陷入最深度的調整,唯有體制改革方能走出低谷。也有資深業內人士認為,金種子酒或將繼續尋找外部戰略投資者。
業績調控嫌疑
記者發現,金種子酒和老白干酒在調控業績的手法上,近乎完全一樣。
早在金種子酒發布2014年半年報時,光大證券分析師邢庭志就分析認為,金種子酒2014年上半年盈利的大幅度下滑顯示了較大的主觀調控痕跡,掩蓋了公司穩健的盈利能力。
2014年上半年,金種子酒營業收入同比下跌9.50%至10.4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暴跌81.92%至4912.87萬元,這主要是由于高企的銷售費用;6月末,金種子酒的銷售費用高達3.81億元,較2013年同期的1.74億元暴漲了119.29%,其中廣告費用占比62%,而短期的兌獎費用同比增加4332萬元。金種子酒對此的解釋是,“報告期投入的廣告費較上年同期增加。”
邢庭志表示,金種子酒的費用率達到36.5%,與公司在安徽省內中低端市場的龍頭地位、細分市場需求的穩定性以及公司持續穩健的投入不對稱。金種子酒的盈利能力(未來)可以迅速恢復,廣告費用的削減和短期兌獎費用的減少幾乎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回款。
截至三季度末,雖然金種子酒營收、凈利潤增幅有所好轉,但上述問題依然存在。三季度末,金種子酒營業收入為15.51億元,較2013年的15.88億元下滑了2.34%,增速在5家同規模上市白酒企業中僅落后于老白干酒(2.19%)、沱牌舍得,排名第三;然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是同比暴跌79.40%至5625萬元,跌幅遠超其他4家公司,排名墊底。
三季度末,金種子酒三項期間費用為6.70億元,同比增長51.83%,其中銷售費用的增長尤為明顯。截至2014年9月,金種子酒的銷售費用為5.88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3.67億元增加60.39%,銷售費用率達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