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4年的漫長等待之后,申報材料幾易其稿,威龍葡萄酒終于在12月2日通過了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接下來除了要等待證監會的核準批文,更重要的是如何調整公司業績與募集資金之間的差額。
按照公司2014年的業績水平,無論是參照中證指數的行業平均市盈率,還是目前新股發行廣泛采用的23倍市盈率上限,其所募集到的資金額都遠遠無法滿足公司募投項目的需求,僅有的2億多元募集資金,公司要么拿去還債,要么投入擴建產能,二者只能選其一。
導致威龍葡萄酒處于如此窘境,自然有目前新股發行對于市盈率的行政管制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公司最近4年來凈利潤的一路下滑,從2011年的1.16 億元下降到2014年的3530萬元,降幅將近七成。而目前在IPO門外排隊的660多家擬上市公司當中,有接近20家公司都出現2014年業績大幅下滑,如果監管層對于發行市盈率管制不放開,那么他們都將面臨削減募投資金的問題。
信息披露回避進口沖擊
威龍葡萄酒的上市之路走下來并不算坦蕩。從2011年開始引入投行做上市輔導,到2012年底就已經啟動上市申請,威龍葡萄酒的上市起步相當迅速,怎奈當時就已經趕上IPO暫停,這一等就又是兩年。
2014 年4月底,公司報送的材料終于獲得受理,并預先披露,然而按照當時每個月10只新股的發行速度,當威龍葡萄酒等到反饋會的時候已經是一年以后的2015年 6月份了,在反饋意見中,公司報送的材料中被指出存在規范性問題、信息披露問題、財務會計問題以及其他問題總共29項意見。
在這些反饋意見當中,公司的經營狀況也是審核部門最為擔憂的,直到公司在12月2日通過發審會的審核,發審委員仍舊要求公司補充材料,以證明公司有機認證產能逐年下降的原因、進口葡萄酒競爭對于公司未來業績可能產生的影響。
有機葡萄酒是威龍葡萄酒這幾年在市場上的主打概念,同時,為了挽救公司在普通葡萄酒利潤率逐年下滑的問題,公司也希望能夠通過提升毛利相對較高的郵寄葡萄酒產銷量,以此維持利潤增長。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當中的絕大多數也主要投向于有機葡萄的種植和有機葡萄酒的生產。
然而發審委員在公司報送的材料中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公司從2012年至2014年之間獲得有機認證的產能逐年下降,兩年時間從6.5萬噸下降到3.2萬噸。
按照公司在招股說明書當中的解釋,有機認證是需要認證機構逐年通過的,如果其間的釀酒葡萄種植和生產環節的外部發生環境變動,將無法達到有機產品的標準,也就不能持續取得有機產品認證。
而證監會指出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公司面對進口葡萄酒的沖擊,始終是含糊其詞,早期今年6月份的初步反饋意見中,就已經被要求就進口葡萄酒對國內葡萄酒的沖擊做出詳盡披露,然而直至上報發審會的材料中,這一問題還是被再次指出。
事實上,包括張裕A(000869.SZ)、莫高股份(600543.SH)等葡萄酒上市公司,最近幾年受到進口葡萄酒的沖擊,都出現了業績和毛利下滑的問題,張裕葡萄酒為了應對進口葡萄酒對高端市場的沖擊,已經開始將市場重心轉向受到沖擊較小的中低端市場。
對于威龍葡萄酒而言,公司定位中高端市場的郵寄葡萄酒同樣也受到進口葡萄酒的巨大沖擊,產品毛利率已經從2012年的73.78%下降到了2014年的67.47%。
利潤下滑致募資不足
為了提升凈利潤水平,公司著力于削減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
在銷售費用上,威龍葡萄酒過去3年這一費用占總銷售額的比重高達30%-33%,為此,公司過去3年間一直在壓縮商超直銷渠道的比重,公司在2014年的廣告費用上削減了51.25%,在銷售人員上削減了200多人,轉而,公司去年的銷售額中88%都依賴于經銷商渠道。
對于銷售渠道轉移的問題,證監會當初在意見反饋中也給予了重視,因為此前在白酒行業當中就存在利用經銷商囤貨虛增上市公司業績的問題,因此當時在反饋意見當中明確要求威龍葡萄酒要詳細披露經銷商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聯關系、經銷商的庫存是否合理以及經銷商的銷售降幅為何小于直銷渠道等問題。
除了銷售費用,公司的另一大支出就在于巨額的財務費用,截止到2014年底,公司僅銀行短期借款仍有6.67億元,為此,公司每年在財務費用上的支出就達到6000萬元到7000萬元,比公司當年的營業利潤還高。
為此,威龍葡萄酒雖然在上市材料中幾易其稿,甚至一度將募集資金總額從7.05億元下調到5.15億元,但是始終沒有放棄將其中的2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這一募投項目對于利潤釋放是立竿見影的,因為相比于公司目前還不到5%的凈利潤率,銀行貸款的利息基本都在6%以上。
當然,威龍葡萄酒眼下的問題是,如果募集資金不足,這筆資金究竟是先用于償還銀行貸款還是用于有機葡萄種植基地和有機葡萄酒產能擴建?
按照公司上市材料當中的數據,截止到2014年公司的每股收益為0.24元,那么,無論是按照中證指數公司目前的行業平均市盈率24.57倍為參照,還是按照前期IPO發行所恪守的23倍市盈率上限,公司在發行定價上基本就在5.5元至6元之間。
而根據記者向一家剛剛過會的上市公司董秘所探聽到的消息,明年發行的公司仍將按照23倍發行市盈率的要求,全面放開市場定價的可能性不大。
這就意味著,威龍葡萄酒以目前5020萬股的發行量,募集資金總額將不超過3億元,除去保薦機構、承銷機構和中介機構的各項費用,最終實際募集資金將在 2.5億元左右,而公司眼下償還銀行貸款需要2億元,有機葡萄種植和有機葡萄酒生產需要2.3億元,營銷網絡建設需要8000萬元,這僅有的2.5億元該如何分配?
截至發稿時,記者尚未從威龍葡萄酒方面獲知公司對于募投資金使用的調整意向。
事實上,除了威龍葡萄酒之外,目前仍在IPO門外排隊的660多家擬上市公司當中,大約仍有近20家公司在2014年都出現凈利潤的大幅下滑,其中包括白銀有色集團、重慶建工集團、新疆寶地礦業、江蘇日新電動車以及廣東東江畜牧等公司。
這些公司如果按照2014年的凈利潤為參照,如果監管機構不放開發行市盈率的上限要求,那么都將無法滿足募集資金的需求,因此,這其中很多公司都已經削足適履,主動調整了募集資金的額度。
對這些公司來說,首要的是上市,融資已經變成第二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