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智能制造正在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數字化、智能化將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在這個歷史機遇期,中國酒業如何加快智能化發展步伐,為未來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10月23日,在智能釀造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國臺2024年度質量誓師大會上,貴州衛視高端對話欄目《論道》匯聚專家力量,以《傳承經典 智釀未來——新型工業化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對智能釀造新趨勢、產業變革新方向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為助力白酒產業發展輸出有內涵、有深度、有價值的思想及觀點。
參與此次對話的嘉賓包括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前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天士力創始人、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終身榮譽主席、國臺酒業集團董事長閆希軍,江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徐巖,以及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
圖為貴州衛視《論道》高端對話欄目現場
與會專家以國臺智能化轉型發展為案例,展開深入剖析,充分肯定了國臺智能釀造樣本對行業的示范參考價值,點贊國臺智能釀造的創新探索及實踐。
龍永圖認為,從宏觀趨勢來看,傳統制造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面向未來的必由之路。他表示,傳統制造業和數字技術相結合,就會產生非常強大的化學反應,創造出新的奇跡。聚焦白酒,聚焦國臺智能釀造創新樣本,探索一條中國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經驗,對于各行各業都有很好的借鑒和學習作用。
聚焦國臺酒業,龍永圖認為,國臺能夠成為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其核心在于國臺的創新精神。正是因為天士力的創新基因,讓國臺有了科技創新的動力。希望國臺能夠把這樣的基因傳遞到更多企業當中,讓茅臺鎮乃至貴州的酒業有實質性的大發展。
圖為《論道》對話嘉賓龍永圖
宋書玉認為,近年來,中國白酒產業積極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挑戰,通過持續的創新和技術升級,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鋪就了一條堅實的道路。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融合傳統釀造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成為了業界關注的重要課題。
談及傳統產業如何創新時,宋書玉認為,應通過不斷提升裝備水平、機械化釀造水平以及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萍紕撔卤徽J為是產業發展的永恒動力,中國白酒產業將不斷探索創新,助力整個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圖為《論道》對話嘉賓宋書玉
作為醬酒領域智能釀造的先行者,國臺尊崇“天地同源”的產區地域特色,堅守“天人共釀”的傳統工藝理念。20多年如一日,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推進“從單點到全面、從局部到系統”的集成創新,歷經10余年探索和6次創新迭代,形成了以智能釀造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閆希軍表示,國臺在智能釀造的實踐過程中注重向空間要效益,注重節約土地;向時空要效益,用虛擬的機器人把傳統的、經典的工藝要領再現到生產工藝流程中;向技能要效益,把人的效能變成智能的人工,提高生產效益。
閆希軍表示,國臺在智能釀造、智能制造的創新發展之路上已經邁開了堅實的一步。未來,國臺將做好頂層設計,堅實推進技術創新、設備創新、管理創新,推動醬香產業全面提升,為白酒行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國臺力量。
圖為《論道》對話嘉賓閆希軍
徐巖認為,國臺在智能釀造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做好了在傳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二是在遵循微生物發酵規律的基礎上,借助標準體系,做好了“天人合一”;三是遵循先難后易的原則,把傳統工藝和智能釀造有機地銜接起來,做出了好酒。
圖為《論道》對話嘉賓徐巖
歐陽勁松表示,國臺的智能釀造不是摒棄傳統,而是基于白酒行業的特點和傳統工藝,以產品質量和效益效能為導向,通過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推動管理模式、工藝流程、安全檢測、環保排放等各環節的綜合優化,實現了生態共融、自然友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白酒等傳統行業也不例外,這就迫切需要像國臺這樣的龍頭企業錨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在探索實踐中總結形成國臺模式、國臺方案、國臺標準,為白酒等傳統產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扎實推進工業化跑好第一棒、樹立新標桿。(馮明園)
圖為《論道》對話嘉賓歐陽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