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并未真的過去,今天只是昨天的延續,傷疤已然平復,但曾經之痛,卻永遠不能忘懷。1937年7月7日,神圣抗戰在古都打響第一槍,78年后,中華兒女深切懷念這一時刻。借著“盧溝橋事變”紀念日之際,身處沂蒙革命老區的溫和酒業順勢推出52度濃香型“抗戰勝利紀念酒”,緬懷歷史、感恩先烈。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嚴辭拒絕,隨后日軍便向宛平縣城發起猛烈攻擊,并強占宛平東北沙崗,打響了攻城第一槍,駐守北平的第29軍奮起抵抗,代價慘重。自此,以“盧溝橋事變”為起點,日本開啟了全面侵華的戰略,中華民族歷時8年之久的全民族艱苦抗戰也從這一時刻起拉開帷幕。
相比之下,有好山、好水、好空氣的沂蒙地區,不僅是國內戰爭時期中共在國內最重要的根據地之一,也是抗日戰爭時期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的重要戰場。在這里,有“沂蒙紅嫂”的光輝形象;在這里,有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中國抗日第一村”淵子崖村;在這里,有風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調》;在這里,曾有共和國主席劉少奇、開國元勛陳毅、徐向前、羅榮桓、開國第一將粟裕等一大批革命英雄群體。
不能忘,日寇鐵蹄踐踏下的屈辱和劫難;不能忘,抗戰軍民保家衛國的熱血與犧牲;不能忘,中華民族多難興邦的苦難與輝煌……伴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前行,沂蒙精神必將折射出愈加璀璨奪目的光芒,沂蒙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他們也必將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后人,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脊梁。
而身在沂蒙革命老區的溫和酒業,可以說自出生以來其身體中就充滿著革命的基因,這也是業界看中的因素之一。眾所周知,本月初,曾經的酒業風云人物韓經緯2.28億控股溫和王酒業并隨即展開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包括釀造技術的升級、營銷策略的轉變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發起“中國酒業支持沂蒙老區發展”計劃等整合整個產業鏈,包括引進優質的釀酒專用高粱在山東臨沂費縣種植等一攬子計劃,通過響應政策號召促進老區經濟發展。
在走向現代民族國家之路上,抗日戰爭具有突出的意義。正是抗日戰爭,讓國人懂得了沒有國哪有家的道理,讓國人明白了不自強不自立,就可能被開除球籍。正是抗日戰爭,讓國家意識深入到普通人的心中,將千百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習慣了隱忍與順從的普通農民,變成為民族自由解放而奮斗的英雄。溫和酒業通過推出“支持老區發展”計劃、推出“抗戰勝利紀念酒”,既在于撫古思今、緬懷先烈,也在于感恩老區人民對這個國家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