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海百潤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發布關于回購注銷業績補償股份的債權人通知暨減資公告。
該公告聲明:因重大資產重組購入資產上海巴克斯酒業有限公司2016年度業績未完成業績承諾,根據公司與各交易對方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2016年度應補償的股份將由公司以1元的價格進行回購并予以注銷,上述回購注銷完成后,公司總股本將由9.31億股減至7億股,注冊資本將由9.31億元減至7億元。
從當年的銳不可當人人看好到現在業績陡坡下滑,銳澳預調酒到底經歷了什么?此次回購注銷的背后又有哪些信號發出?
01、“紅海”變“死海”?
4月11日晚,上海百潤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5億元,同比減少60.64%,凈利潤虧損1.47億元,同比減少129.39%。其中,預調雞尾酒2016年營業收入8.13億元,同期減少63.26%。
從2012年到2013年,預調雞尾酒市場火熱了兩年:五糧液推出德古拉中式預調酒,古井貢酒推出BESE佰色預調雞尾酒,預調雞尾酒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但2015年至2016年期間,洋河股份宣布退出預調雞尾酒市場,五糧液預調雞尾酒銷售渠道阻塞,古井貢酒預調雞尾酒銷售地僅限于安徽,水井坊、汾酒等酒企所推出的預調雞尾酒也紛紛銷聲匿跡……2017年百潤發布的這份年報無疑給已經在迅速降溫的預調雞尾酒市場又潑了一盆冷水。
02、銳澳出現轉機?
早在4月26日,百潤股份發布2017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2.74億元,同比增長26.77%,凈利潤2052.26萬元,同比增長132.28%;凈利潤率7.48%,同比上升36.86個百分點。根據報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2000——8000萬元。從數據來看,銳澳在低迷2年多后似乎迎來了轉機。
與此同時,在業界紛紛不再看好銳澳之時,2016年12月,百潤意外的對生產預調雞尾酒的巴克斯酒業增資,繼續用于擴大產能,以期恢復盈利水平。2017年4月18日晚間,上海巴克斯酒業有限公司之全資子公司巴克斯酒業(成都)有限公司收到政府扶持資金2250萬元。
加上春節期間出現的持續斷貨激發的經銷商進貨積極性,更加合理的推廣費用的使用與銷售隊伍的整合,以及計劃中的新品類的推出,無論是從外部資源的支持還是內部戰略的調整,種種跡象都表明,雖然經歷幾度唱衰,但百潤仍然沒有放棄預調酒市場,并具有一定的信心與手段進行銳澳在2017年的復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