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談過5億酒民
3月下旬,全國春季糖酒會在成都如期登場,一場場華麗的新品發布會、經銷商大會輪番上演。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大家都想在這一年開個好頭。
3月22日,成都武侯區希爾頓酒店,門外是喧鬧的糖酒會,一千多位經銷商和白酒同業卻靜靜地坐在臺下,聆聽《汾酒•酒業趨勢高峰論壇》各位大咖的分享。
在這個已經舉辦了四屆的行業專業論壇上,經濟學家范劍平預測了經濟復蘇的大局、酒業第一軍師王朝成分析了白酒業的趨勢、渠道新貴1919楊陵江分享了他的觀點,但是贊助商汾酒的老大,汾酒的董事長李秋喜,卻只談了一個主題:消費者。
“全國5億酒民的安全健康比經濟增長重要若干倍!”李秋喜在闡述白酒業應該去偽存真,回歸到基本常識、基本邏輯上時,說出了這樣擲地有聲的話。
李秋喜說,過去汾酒有一些老工人,幾十個班組當天生產的原酒,一品就能夠判斷出是哪個班組生產的,F在這樣的釀酒工人,在整個白酒行業能找到幾個?“我們要的是工匠精神,要把傳承下來的古老釀造工藝做到位、做扎實,用一種傻勁兒、笨勁兒,用心釀造,誠信天下。”
“用心釀造,誠信天下”一直是汾酒集團的核心理念。近兩年來,汾酒集團在大力推廣文化營銷、信仰營銷的同時,一直在白酒品質上下功夫。率先頒布并執行史上最嚴的企業內控國際標準,成為整個行業國際標準的引領者;建設工藝布局最先進的白酒生產園區,融合現代檢測、生物技術與傳統釀造工藝精華;構建完整的產品可追溯體系;引進、扶持和推廣“酒與人體”生命科學項目和“豐富健康因子、加快酒精代謝”的食品工程項目……這些努力為汾酒“十三五”期間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制造基礎。
工藝,是李秋喜發言的另一個重點。
“固態制曲、固態發酵、固態蒸餾”的傳統工藝白酒與勾調食用酒精的新工藝白酒在文化內涵、附加值、品質方面的顯著差別,在“消費者主權時代”,消費者卻不清楚自己購買的是否為新工藝白酒,這對消費者是非常不公平的。
李秋喜進而提出了白酒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就是要把傳統工藝白酒和新工藝白酒明確區分開來,真正給消費者營造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市場環境。
對于行業亂象,李秋喜指出,只有傳統工藝白酒才能稱之為“國粹”,白酒行業的責任首先在于為消費者提供好產品,其次是傳承好中國傳統文化,再次才是經濟效益的增長。好的白酒產品應該是“工匠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完美結合體,沒有工匠精神的營銷,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后來的經銷商大會上,汾酒集團市場部部長、汾酒集團酒業發展區公司副總經理楊波的發言也延續了李秋喜的主旨。
她認為,在一個空前開放又空前混沌的時代中,白酒企業一方面要保持自身定力,專心致志地去研究消費者,打磨出消費者喜歡的產品;另一方面,白酒企業必須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為消費者創造更豐富的消費價值,圍繞“健康”和“快樂”兩個中心,通過改造飲酒過程的體驗,把飲酒變成適度放松、愉悅身心的休閑健康活動,同時要加強白酒釀造工藝的體驗和歷史文化的創意。
酒是一種情緒飲料,經營品牌就需要經營消費者的情緒。這種消費時剎那的情緒升華,需要平日里用文化慢慢滋養和發酵。
繁榮的根基
為什么在這一年一度的盛會上,面對經銷商和同業,汾酒的老總們大談特談的卻是消費者?
誰都知道,2002年到2012年是白酒的黃金十年,但是這個十年,其實是看不出企業的經營水平的,真實的水平被行業的景氣度掩蓋了。誰都能增長,誰都能賺錢,這個增長是從哪里來的,就沒什么人去關心了。
黃金十年的繁華,其實只是廠家銷售層面的數據,沒有人關心消費層面的數據,以及這些數據背后的人心向背。
白酒行業從2013年開始感受到危機,這種危機是高端受阻,是團購受阻,是三公消費受阻。危機來臨后,那些沒有品牌、沒有品質、沒有根據地市場、沒有忠誠消費者的企業斷崖式下滑,有相當數量的企業依然有大量渠道庫存沒能消化完。
行業落潮之后,大家才發現,原來整個行業繁榮的落腳點是虛的,并沒有真正落到消費者身上。
白酒行業歷經了品牌模式、盤中盤模式、消費者盤中盤模式、團購模式、直分銷模式等等,這些模式研究的都是如何鋪貨,如何動銷,而不是消費者。
白酒行業這幾年有很多人都在談快消化,但是看看快消品里的巨頭娃哈哈和康師傅,曾經依靠廣告轟炸和強力鋪貨,沖上幾百億的規模,但是最近這兩年,銷量也開始下滑了。因為他們沒有捕捉到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消費者不買賬,把貨放在終端也不管用。
消費者發生了什么新變化?
這幾年中國的消費市場有個重大的現象,就是消費外溢,比如到日本買馬桶蓋。2015年的關鍵字就是到跨境消費、海外爆買,F在每年有1億多人次到國外,每人平均消費超過1萬元人民幣,游客購買力居世界之首,2015年全年達到2800多億美元。
這就是典型的消費外溢。中國的購買力沒有在國內消費,而是跑到國外去了。這一輪消費外溢,還不是土豪的奢侈消費,而是普通百姓的正常消費。
為什么會消費外溢呢?主要還是國內滿足不了。國內消費需求已經升級了,而企業家們的注意力卻一直在電商的低價上,被所謂的“屌絲”綁架,真正有購買力的、關注品質的需求卻無人問津。
這就是為什么李秋喜如此強調白酒的工藝、5億酒民的安全健康、白酒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以及白酒企業的工匠精神。因為不強調這些,白酒業就造不出高品質的產品,就無法留住新一代消費者的心。
迎合經銷商,迎合終端商,這很重要,但是,這些都解決不了消費問題,還缺臨門一腳。只有迎合消費者群體,才有未來。
超前的互動
實際上,汾酒已經把迎合消費者做到了糖酒會現場。
3月20號,汾酒品牌在最為繁華的市中心,成都春熙路商圈銀石廣場,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與消費者互動的活動——“吃火鍋,喝汾酒,要得”,玩得驚艷,也玩得專業,刷屏了當地媒體以及朋友圈,引發轟動,拔得了今年成都春糖上白酒消費者互動的頭籌。
這場主題為“吃火鍋,喝汾酒,要得~”的活動,充分彰顯了“四川”的區域特色,帶來的是親切感與認同感。
汾酒在現場設有汾酒模特展示、產品品鑒、現場互動環節等活動,汾酒還在現場設置以花墻為背面的照片墻,并提供微信照片打印機與消費者互動。
當天,消費者不僅可以從中品鑒優質的汾酒、了解有關白酒的知識,參與互動活動還有機會獲得汾酒提供的精美紀念品。
這場活動,吸引到了不同年齡層的人群,是一次層次清晰的品牌互動,環環相扣,高潮不斷。
鋪墊期,春糖會尚未開幕,汾酒集團就把成都環球中心裝點成了“汾酒王國”,環繞環球中心的三公里隨處可見汾酒廣告,明確告訴參與者要做什么,調動大家的興趣;
活動期,通過原品、自調、花墻、美顏等多種細致的環節融合,形成熱烈的互動氛圍,吸引參與者,建立起黏合度;
融合期,引導、問答,使參與者對品牌有了更進一步的好感,讓他們一起感受經典品牌的創新魅力,理解其更深層次的品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