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走勢疲軟、政府嚴控“三公”消費的大背景下,2015年整個酒行業貌似收入在增長,但所有酒廠都已走在收購和被收購的路上,行業集中度不斷加強已是大勢所趨。而有鑒于消費升級和中產消費的理性化,國內名酒對中低端市場的布局早已經“箭在弦上”。
繼去年6月,五糧液宣布發力中低端白酒后,瀘州老窖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博大公司總經理李小剛近日在成都糖酒會期間也披露,自2016年開始,瀘州老窖公司將全面反哺主營低端品牌的“博大公司”。
“往上支持”將變為“往下支持”
“應該說,過去幾年都是博大公司在支持國窖1573、窖齡酒的發展,但2016年開始我們已經在由上往下支持特曲、頭曲、二曲的發展。”李小剛在作《2016年瀘州老窖營銷工作指引提要》報告時如是說。
依照上述營銷工作指引,瀘州老窖已將自己的服務線劃為三大塊,國窖被劃為高端品牌服務線,窖齡、特曲納入中端品牌服務線,低端品牌服務線———博大則主營頭曲和二曲。也就是說,今年瀘州老窖重點支持的特曲、頭曲、二曲中的后兩者就是博大公司的量大核心產品。
消費環境變化促大牌加速營銷“下沉”
有接近瀘州老窖的人士則指,除了瀘州老窖自身品牌梳理的需求外,其加大對博大公司的政策反哺力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國內白酒消費環境的變化。
據了解,不論是瀘州老窖集團層面的高管還是博大公司相關負責人,近期都已公開表示,考慮到大眾白酒市場的發展方式和競爭方式將發生根本性改變,民間消費、商務消費占比將達90%以上,且預計未來還將保持10%的增速,瀘州老窖正在加速應對市場變化而尋求主動改革。
以李小剛為例,其在出席微酒一主題論壇時就直言:“高端的價格在600元以上,這塊市場,現在大家再想做一個品牌已經很艱難。100多元價位帶的產品,大家壓力也很大,因為競爭一片紅海。但是,這兩年,瀘州老窖在與微酒以及第三方機構盛初咨詢的調研中,已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商機:300多元的市場居然是一個藍海。”而究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名酒企業聚焦高端,這塊受益于消費升級的市場基本上沒人干。
據悉,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重塑瀘州老窖銷售公司作為瀘州老窖品牌服務中心的核心定位,構建以“四總三線一中心”為框架的瀘州老窖營銷體系,被納入了瀘州老窖今年的營銷工作指引中。博大公司被要求和國窖公司、窖齡公司、特曲公司“成建制、成規模、成體系打造、博大公司四大集團軍作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