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上午,牛欄山酒廠副廠長陳世俊先生面對眾多到訪媒體,第一次公布了酒廠未來五年發展戰略——四五規劃,其中著重披露了百億路線圖。牛欄山“四五戰略”的核心可以概括為“1235”,即一個方針,兩個原則,三個目標,五個跨越。
陳世俊副廠長
一個方針
所謂“一個方針”,就是堅持以營銷為龍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堅持以科技為核心,堅持以管理為基礎,堅持以文化為底蘊。
咦!是不是有五個堅持了?
其實在酒說君看來,核心就一點,其他四點圍繞這一點做配套,這個核心就是堅持以營銷為龍頭,市場、科技、管理、文化這都是為營銷服務的。需要注意的是,陳世俊提到,“我們仍然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說法在酒行業還是很新穎的。但也很理解,白酒雖然是個很傳統的東西,但科技的作用仍然非常關鍵,牛欄山在這方面很重視科技的力量,曾經開展了“太空大曲”實驗,就拿其暢銷的大單品——陳釀來說,其科技含量也不可小覷。酒業協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酒說君,“別看有很多小酒廠在模仿陳釀,但它們的勾兌技術達不到,所以做不出那個味兒來”。
兩個原則
“兩個原則”包括一元化原則和堅持民酒定位原則。一元化就是牛欄山要堅持做白酒,一直做下去,一直堅持“民酒”定位。在大家都搶著做高檔酒的時候,牛欄山沒有放棄民酒大市場,現在民酒這塊做大了,牛欄山還是要堅持。在酒說君看來,這兩個原則事關企業發展戰略,可能不僅僅是“四五戰略”的核心內容,將來的“五五戰略”、“六五戰略”都會延續。陳世俊對“民酒”有著獨到的見解,“民酒和價格無關,可以說高價位的,也可以是低價位的,它是基于價值消費的白酒產品,超預期即物超所值是它的特點”。“陳釀這幾年大家關注比較多,也都想知道為什么,我認為就是基于價值的體現,這個產品的品牌定位、產品定位和目標人群是一致的,是符合目標人群消費需求的,所以它能暢銷起來。”如果用陳世俊的觀點來對照牛欄山的產品,無論是北京暢銷的“三牛”,還是全國流行的“陳釀”,都是看起來非常普通的產品,包裝很樸素,甚至說不起眼,那么能吸引消費者的就是它們的酒質。
陳世俊順便也為二鍋頭正了名,“以前大家都認為二鍋頭是低端酒,其實這是人為因素,沒把市場做好,‘掐頭去尾’本來就是二鍋頭傳統工藝的匠心體現,是對品質的一種追求”。
三個目標
“三個目標”包括三點:在四五末實現主營業務百億(亮點來了);實現以牛欄山品牌為主導的全國化;實現酒廠干部職工的收入增長。如果要說百億的路線圖,上面的一個方針、兩個原則以及后面的五個跨越,其實都是實現百億的必要條件。從市場層面來說,繼“大北京”區域市場成熟后,牛欄山在最近的三年內已經初步構建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根據地。這樣,首都北京加上兩個中國最發達的經濟區,牛欄山初步架構了全國化版圖。在這個架構下,陳世俊認為未來牛欄山的發展潛力源于兩個重要的消費群:一是大眾消費的升級,這是海量的民酒市場;二是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對于第二個目標——實現以牛欄山品牌為主導的全國化,酒說君的理解是牛欄山將始終堅持單品牌運作,這在內業是不多見的。雙品牌或者多個品牌同時運作是白酒企業運營常態,但牛欄山始終堅持聚焦該品牌的運作,始終用各種產品、各個價位為“牛欄山”這個品牌做加法。
這是牛欄山在西客站的廣告,超過十年了,不變的位置、不變的代言人,從中可以窺得牛欄山的品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