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次申購同時明確,如果該酒品掛牌交易首日起至2014年10月20日期間不能連續65個交易日收盤價達到或超過1030元/壇,則發售人在公告規定的回購期內按回購價1025元/壇對參與回購的客戶履行回購義務。
但是,中國酒交所運行并不成熟,酒類證券化行進艱難。“發行價通常偏離市場價,難以保值。”白酒行業專家趙義祥認為,投資者沖著收益而來,而酒廠希望消費者喝掉產品,這樣廠商和投資者的觀念就產生了錯位。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至2014年10月20日,因連續交易日和收盤價遠未達到預期,勝景干黃·珍藏精品觸發回購條款。由于勝景干黃未能提交7809.48萬元的回購保證金,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與勝景干黃的擔保方中信銀行產生糾紛。“此舉至少將導致公司4000萬元以上損失。”勝景干黃上述高管稱。
雪上加霜的是,2014年上半年,處于資金鏈斷裂邊緣的勝景干黃與北京展騰渤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引資協議,但后者“臨陣變卦”,未在指定時間將相關款項劃入勝景干黃。
2014年7月以后,勝景干黃的員工再也沒有在公司見過姚勝,電話也聯系不上,其董事長職務由其兄長彭迪輝(姚勝原名彭光輝)擔任。對外的說法是,姚勝病休了。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最后一次見到姚勝,是在2014年3月,那天他滴酒未沾,臉上寫滿憔悴,身體瘦得厲害。他說,“老毛病——血吸蟲(病),體重比兩年前下降了50斤。”
勝景干黃實際控制人姚勝自2014 年7 月開始“失聯”
財務危機:負債超過3億元,陷入破產境地
姚勝“失聯”后,企業留下一地雞毛。
《中國經濟周刊》從多個渠道了解到,2014年,勝景干黃開工不足,大部分時間處于停產狀態,全年實際銷售總額不到1000萬元。
2014年6月,勝景干黃在農發行岳陽分行1.3億元左右的貸款到期,公司100余畝土地、廠房設備和大部分原酒抵押給了該行,該行于2014年10月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
多年來,姚勝還得到了深圳某資本大鱷的襄助。除入股企業外,該投資者還借給勝景干黃3000萬元。姚勝失聯后,該投資者申請強制執行,凍結了公司銀行賬戶。
不止于此,除因勝景干黃·珍藏精品觸發回購條款、尚需支付4000萬元以上的賠償款外,勝景干黃還欠供應商、廣告商等款項1000多萬元,欠社會上投資公司及部分員工集資款2000多萬元,欠管理人員工資19個月,生產人員工資12個月,營銷人員業績獎勵兩年未發,金額超過1200萬元。
“融資、借款、集資甚至高利貸,姚總想盡一切辦法做企業,奈何不遂人意。”勝景干黃的上述高層透露,“IPO前一年的財務數據最‘漂亮’,經過5年折騰,企業目前負債超過3億元,已經陷入破產境地。”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9年,勝景山河營收1.59億元,凈利潤2964萬元,總資產3.89億元,存貨為2.77億元,凈資產1.91億元。
勝景干黃跟隨姚勝多年、不舍離去的一些“老臣”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姚勝“失聯”前,已與妻子離婚,其個人名下查不到任何財產;在岳陽市政府協調下,姚勝兄長彭迪輝承諾,將在春節前籌錢,將所欠員工的部分工資還掉;至于其他債務,暫未提上日程;偶爾,也會有人前來談合作或者并購,“但看一看就走了”。
資本市場具有無限想象可能,姚勝以獨特的方式博取,亦以獨特的方式離場,在員工的憤懣聲中,在媒體的注視下,留下一個深刻的背影,任人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