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概念的日益流行,讓酒企開始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行業隨之進行了調整。尤其是酒類流通渠道更是演變出多樣的銷售模式,甚至讓酒類銷售渠道提出自我革命的概念。
談及新零售,人們的關注點往往在“新”,新渠道、新模式、新產品,很多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在“新”字上下功夫。然而依筆者看來,新零售的核心不是“新”而是“零售”二字,畢竟銷售額才是企業生存的硬道理。
回首酒行業的銷售模式,從前店后廠到超級大商,再到電商渠道誕生,酒業銷售渠道伴隨著酒行業的發展而演變著。其中永恒不變的是消費者,如果說新零售的產生是企業思考如何更好的進行銷售,不如理解為如何更好地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和提供服務。
尼爾森發布的《新零售,中國電商的新戰場》調研報告中指出,消費者不只追求更優質的商品,也會期待看到商品為自己帶來價值、便利性與獨特性。零售商在制定策略時,注意線上渠道有明確的產品差異化。線下的零售商則應該注重服務及體驗的差異化,以避免陷入價格競爭。
其實除了酒類渠道商,越來越多的酒企銷售關注度開始從B端向C端轉變,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等國內白酒企業紛紛推出品鑒晚宴,希望讓消費者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產品。而這種形式在葡萄酒、洋酒等領域也被廣泛使用。
除此之外,除了新零售環境下電商平臺所出現的變化外,線上、線下融合也是一個新的趨勢,傳統大商布局電商、電商企業拓展線下。但這種融合不能是盲目的擴張和開疆辟土,而是針對不同的品牌和產品進行個性化的銷售渠道布局。比如尼爾森的報告指出,線上品牌分布更為離散,使得小眾品牌和新品牌能夠快速發展。
新零售的核心是人和產品,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產品研發的每一步都滲透著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新零售來臨的時候處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