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屆中國小曲工藝與小曲酒高峰論壇”在瀘州舉行,而瀘州老窖集團也擬推出總投資額高達百億的產業扶貧規劃。以此為契機,行業公認小曲將迎來發展新起點。如今,一年時間已經過去,小曲目前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呢?其復興之路又將走向何方呢?
1、小曲涌現出一大批生力軍扛旗
在“首屆中國小曲工藝與小曲酒高峰論壇”上,廣東長樂燒酒業廠長郭慶東及其團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酒類專家和食品工業學者們一道,圍繞“小曲工藝的歷史貢獻與未來價值”這一主題積極開展討論。據悉,此次論壇是第十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有業內人士預言,該論壇的成功舉辦,將成為全國小曲工藝和小曲酒企業發展的新起點,并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眾所周知,在改革開放前,小曲曾領銜白酒大旗,開創了小曲大時代。后來,隨著大曲的興起,小曲漸漸開始落后,但從未放棄再次振興的雄心。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去年多位行業人士聚首“首屆中國小曲工藝與小曲酒高峰論壇”探討其未來走勢。
當前,小曲酒主要呈“弓”形分布,主要在“兩湖”地區的湘鄂兩省、粵桂瓊三省、西南地區的云貴川渝四省和長江下游地區的江西、福建、江蘇等省份,其他地區也有零星分布。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兩湖”地區主要以勁酒和酒鬼酒最為出名,如果算上瀏陽河小曲的興盛與沒落,剛好構成了一部小曲興衰史。云貴川渝地區以江小白、董酒和褚酒最為業界認可,海南以椰島為主。兩廣地區以石灣“玉冰燒”和桂林三花酒為代表,但兩者卻走出了不一樣的路,石灣以文化立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三花因戰略不明而陷入了徘徊的困境。
長江中下游的江西、江蘇和福建,小曲已被大曲快速更替,但仍有如洋河小曲和小曲工藝調味的四特等。
其他地區中,內蒙古、東北地區小曲發展也有了新的突破。其中內蒙古鄂爾多斯酒業于2013年成功研發清香型小曲酒,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范圍內無小曲酒的歷史空白。而老村長、小村外等形成的大眾酒統治地位,也為小曲開拓了新的疆域和陣地。
據快訊君對市場的調查發現,目前,小曲酒的規模雖然已與其全盛時期相差甚遠,但仍涌現了一批消費者熟知的優質品牌。并在沉寂多年以后,又重新煥發出新氣象:
老味新生的江小白對傳統小曲清香技藝進行創新,實現逆勢突圍,形成了低而不談,并富有獨特花果香的特點,成為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首選品牌。目前,已基本實現全國化布局,2017年營收超過10億元,保持了年均100%的增長率,其主推的s100表達瓶、100ml迷你餐飲版、125ml語錄餐飲版、300ml風格版均創造了銷售神話,并出口至韓國、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為未來小曲清香發展提供了樣本和方向。
而以小曲酒為基酒的勁酒和椰島,則抓住大健康時代的新藍海異軍突起,成為了酒業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目前,勁酒營收已過百億,而椰島厚積薄發,在經歷前期的徘徊后重新出發,市場規模和渠道不斷拓展,尤其是椰島董事長馬金全提出的“新五年戰略規劃”,更是為椰島催馬揚鞭、跨越奮進繪就了新藍圖。
另外,在白酒泰斗周恒剛、沈怡方等釀酒專家的指導下,秉承傳統小曲酒生產的基礎,大膽與大曲生產技藝融合,締造出獨特馥郁香的酒鬼酒,經歷陣痛期的大起大落后,重新調整產品線,并開始強勢反彈,2017年營收增幅達34%以上,今年上半年營收更是超過40%。
同樣,褚酒的發展也引人注目。“煙王”褚時健和馬靜芬繼褚橙之后推出的褚酒,選擇小曲作為突破口,讓外界看到了小曲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而“世界因我而不同”的四特,沿襲千年古法,在工藝上擇取了小曲甜酒和大貢高粱酒二者的優點,形成“濃頭醬尾清中間”的特香型,成為了省酒的絕對老大。同樣采用小曲和大曲混合發酵工藝成就的唯一藥香型董酒,也正在逐步走出困局,邁上全面復興之路。
2、小曲之哀,誰之過?
雖然說全國小曲工藝和小曲酒企業發展迎來了新起點,但離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還有一定的距離。
對此,大家不禁會問,為何大曲酒多次摘得國家名酒桂冠,小曲酒卻無緣加冕?為何小曲的消費者群體遠不如大曲的廣?為何小曲的復興之路顯得更為漫長?
已故白酒權威專家沈怡方曾指出:小曲酒無論是在口感還是感官等方面一點都不遜色于大曲酒,如果當時把小曲酒與大曲酒放在同一層面進行重視的話,國家名酒的譜系將要重新描繪。
而據著名酒類專家,首屆全國評酒會重要參與者王秋芳回憶,根據首屆評酒會的考評標準,大家一致認為玉冰燒(后被認定為豉香型酒)有入選資格,遺憾的是廣東省并未上報酒樣。就這樣,豉香型酒與全國評酒會擦肩而過,之后又因為種種原因,與國家名酒的桂冠漸行漸遠。
可見,小曲并非不具備名酒基因,而是歷史與小曲開了一個玩笑,讓小曲長期背負著低檔酒的名號。
對此,廣東省酒業協會會長彭洪也指出:小曲是曲之母,有小曲才有大曲,小曲的文化底蘊更深厚。小曲要正名,應該恢復它該有的地位。
確實,被遺忘的小曲重新回歸尚需時日,其中有政策影響,有歷史因素,更有小曲酒自暴自棄不作為等原因。尤其是近年來越演越烈的“稀缺風”,越復雜越深奧,仿佛成為了名酒的代名詞。工藝相對簡單易行的小曲,無形中被貼上了低檔酒、土酒、劣質酒等標簽,導致長期在價格底部徘徊,嚴重阻礙了產品結構的提升,企業盈利水平較低,經銷商興趣不大。
另一個方面,小曲酒長期處于封閉和保守的態勢,對“走出去”的信心明顯不足,禁錮了自己的手腳。這一點,從兩廣、福建和云貴的眾多小曲酒企業長期偏安一隅、不思進取的狀態,便可見一斑。
3、小曲復興,需久久為功
小曲酒的沉淪,固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小曲酒的復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應該是一個“如烹小鮮”的過程。
在沈怡方、高月明、高景炎、曾祖訓等權威專家眼里,小曲酒是老祖宗留給白酒行業極為寶貴的遺產,對行業貢獻巨大。他們認為,在行業發展進程中將小曲酒遺忘實在可惜,不公正、不公平的對待小曲酒更是不應該,將小曲酒繼承和發揚光大才是行業可持續發展之重舉。
白酒專家曾祖訓更是在多個場合指出:小曲酒在消費者層面是不了解,而在行業層面則是存在很大誤解,一是認為小曲酒只能生產大眾口味的酒,不適合做高檔酒,但實質上一款酒高檔與否與香型沒有關系,這恰是人們帶著有色眼鏡看小曲酒造成的發展之痛。
北京卓鵬戰略咨詢董事長田卓鵬認為:酒業新時代,清香回歸的勢頭明顯,大有三分天下的態勢。而小曲清香,相對大曲清香來說,具有更柔和更利口的特點。如果能把大曲的濃烈與小曲的柔和相結合,定能完美征服消費者的心智。但一個品類的崛起,就必須要有一個龍頭,比如大曲清香的汾酒和汾陽王,小曲清香缺的正是有擔當的“龍頭”,互不往來,讓小曲形不成合力。
另外,小曲清香也應在大曲振興的大環境下實現復興。因為一個超級品牌背后定有超級產區,超級產區背后定有超級品類,超級品類背后也定有超級品牌,小曲清香目前主要在南方,而且品牌比較弱,比較分散,因此小曲復興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
4、8招加速小曲復興
小曲如何迎風而上?快訊君建議不妨先從這8招著手:
一、打好“生態牌”。綜合來講,小曲酒具備如下優勢:1、原料選擇范圍廣,有利于糧食資源的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2、用曲量小,產酒率高。3、發酵周期短,周轉率較高。4、機械化程度高,規?纱罂尚。這些,都為小曲酒走綠色生態之路提供了先天便利條件,如能以己之長走好生態之路,未必不是未來之路。
二、打好“國際牌”。比較中日兩國的蒸餾酒,不難發現,中國南方的米香型小曲酒與日本米燒酒風格比較接近,釀酒工藝也較為類似。而事實上小曲酒與日本清酒確屬同宗同源,其歷史甚至超過清酒。這些都為小曲酒國際化提供了可借鑒之路,也為其走出去減少了障礙。
三、打好“年輕牌”。小曲白酒獨特的工藝和先進的經濟技術指標,使其口感符合現代時尚飲酒的趨勢。當前,大曲的地位已很難撼動,而未來消費者的爭奪,才是小曲打好顛覆戰的“殺手锏”。因此,小曲應當正視小眾現狀,走年輕化道路,許將迎來另一片藍海,“江小白”現象應作更深研究。
四、打好“特色牌”。小曲酒酒質清香純正,是生產傳統藥酒、保健酒的優良基酒。近年來,保健酒老大勁酒的崛起,小曲工藝在其中功不可沒。而椰島基于品質的四大核心技術,正受到越來越的關注。
五、打好創新牌。與茅臺酒號稱“貴酒雙絕”的董酒,將大曲與小曲并用,并添加多種中草藥,造就了其獨有的風味特征。同樣,江小白創新的利口化工藝特點,更是將年輕消費群體與其牢牢黏合。其實“江西王”也不同程度運用了小曲的工藝,使酒質清香可口?梢,創新始終是小曲發展壯大的主要路徑。
六、打好“文化牌”。眾所周知,白酒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而小曲的歷史文化更加悠久。小曲酒企業應當認真做好品牌的重塑與推廣,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完善產品體系建設,以文化為產品增加附加值。這方面,石灣已探索走出了一條特色化之路,其對陳太吉酒莊和嶺南文化、功夫文化的成功打造,已成為其連續保持十余年高速增長的重要秘笈。
七、打好“競合牌”?v觀整個白酒業,在“龍頭”茅臺的帶領下,“競合”“抱團”已成為酒業發展的常態。但唯獨小曲酒沒有一個統一的正式聯盟,為小曲酒共同發聲。隨著未來白酒業競爭的日益白熱化,小曲酒如不能放棄“自掃門前雪”的陳舊思維,走集群化發展之路,就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自己擁有的一小片藍天也終會烏云蔽日。
八、打好“標準牌”。行業發展,標準先行。曾祖訓指出:小曲酒長期缺乏國家統一標識,導致諸多企業在釀造上存在不規范操作問題,嚴重影響了小曲酒的形象,這無疑又是件痛心的事情。的確,小曲酒標準化建設一直道路坎坷,直至現在都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國家標準。這應該也是直接導致小曲酒“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湯”的現象頻現,并影響了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酒業風云變幻,掉隊的小曲能否小步快跑迎頭趕上春天的花兒,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