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國內酒業出現過“健康白酒”熱,但多數酒企普遍把這一概念落位到產品上,且大家對此也不是非常關注。當時“健康”概念也只是一陣風,在業內并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甚至于當你在跟酒企講要聚焦“健康”的時候,酒企都不以為然,覺得這概念太空。
事實上,早在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46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次兩會中各大代表提到大健康時代的到來,體育和醫療,體育和衛生怎么結合?全民健身已經不再是總局的一個業務,從行業上升到國家。但真正開始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要從2016年開始算起,國務院向全國各省/地區下發了全民健身計劃方案,提出了在2020年前要完成多少全民健身任務指標。除此之外,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民之所望,政之所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順應民眾關切,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這不只是一個政治策略,更是未來3-5年,國內社會主流價值觀念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號角。“健康中國”策是一個自上而下全國落實的措施,旨在為全民健康著想,保障全民身心健康,這將引發全民意識的警惕及改變。
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提出“健康中國”策?顯然,在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問題已經十分嚴峻,政府不得不把它提上解決議程。但依靠社會自發的宣傳教育不足以達到深刻的影響,更不可能起到號召全民自律地保持健康。因而,中央才通過政策手段把“健康”放在首位,讓全國各省/地區具體落實,如此才能真正覆蓋全民,真正引導全民自律。那么,這對國內酒業會有什么影響呢?雖然國家政策對大眾飲酒并沒有命令禁止,但自從“健康中國”策提出后,全國各省/地區就先后發布公務員最嚴禁酒令。對于大眾而言,未來更講究的喝酒,更科學的喝酒,更理性的喝酒是必然趨勢,這就意味著白酒消費的頻次和總量會面臨擠壓;蛟S酒企還會存在僥幸心理,白酒自古以來都是適量飲用有益身體健康,這是中醫不爭的事實。
然而,時代的車輪總是會不停的碾壓所有的腐朽思想,為新思潮提供養料。任何產品都是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不斷創新,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現如今國內有三個趨勢對白酒不利是非常明顯的,一是國人身體素質下降,各種重大疾病突出,且患病人數從城市到農村近兩年井噴式陡增,醫生都會有明確醫囑不能飲酒;二是白酒從業人員,尤其是銷售,因長期喝酒患各種不同病癥問題明顯,且患病概率比普通人高;三是近兩年因喝酒或醉酒出現死亡事故的案例普遍提升,讓大眾產生了警惕心理。大眾可能不會畏懼某些現象,但所有人都會畏懼死亡。隨著“健康中國”策的全面落實,在因酒引起的各種突出問題面前,大眾會作出什么樣的選擇,答案無需爭辯。”
所以“健康中國”策對酒企來說,它是一種未來白酒消費的市場信號,也是酒企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風向;更是酒企長遠發展的戰略指引。誰也無法阻擋社會向更健康的方向邁進,在大時代和大政策背景下,酒企需要做的不是墨守成規,而是理解正確的價值觀,遵循政治正確,在發展中創新有效去落實,創造符合大眾核心價值的生活方式。健康之于酒企,不只是關乎所生產銷售的產品,更關乎酒企本身,這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作?偨Y來說,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向。
1、打造健康的企業文化體系
企業是一臺永動機,而員工是保持它永動的能量元。一個企業給人一種什么樣的印象,全然取決于企業文化體系給人的感官,張瑞敏靠砸冰箱砸出了海爾精益求精的品質意識。酒企亦是如此,企業文化的渲染等同于消費者對產品的綜合認識。而每個從酒企走出去的銷售人員,都是酒企流動的宣傳窗口,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形象代表著酒企的品牌影響。
政策要求企業越來越精細化的經營管理,以人為本越來越被重視。原本酒類銷售就屬于高患病率的風險行業,而銷售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喝酒更是家常便飯。以往大多數酒企并不重視員工的身體健康狀況,一味以銷量作為業績衡量標準。酒企并不會組織或是有計劃的引導一線銷售人員構建合理的健康生活,甚至連最基本的年度體檢都沒有。很多一線銷售人員都是常年喝酒,最終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同病癥,但近年來類似問題尤為突出,即便是年輕力壯的銷售人員進醫院已經是常事。加之員工催死案例頻發,這不得不迫使企業考慮長久發展問題。而國內大型酒企都是幾萬人的企業,那么健康的企業文化就格外重要,這就包括企業管理層健康理念的形成、企業內部健康管理的梳理、企業自上而下健康活動的落實。酒企的高層領導可以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作為一種表率;企業內部可經常組織相關健康文化活動,如職工運動會、健康大講堂等;甚至是企業園區內可以適當性的增加大眾體育設施。從內到外,從領導到員工,都展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讓人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健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