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酒水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大型酒企對小酒企的擠出效應明顯。于此同時,以江小白為代表的差異化經營小酒企也有機會異軍突起,阿里、綠城等巨頭跨界入局,酒水行業的并購方興未艾。
從數據上來看,2017年白酒行業在日常消費品種的營收占比將近10%,在食品飲料中的占比是27%,在整個酒水板塊里的占比是70%。
同時,酒企對地方稅收的貢獻度是比較大的。以茅臺為例,茅臺繳納的稅收是2017年貴州省稅收總收入的8.3%。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從酒水行業的特點來看:
其一是,歷史悠久,上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猿人釀酒”說。其二是,毛利率比較高或者說很高,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大概在70%-90%的區間。其中,知名白酒的品牌和文化價值溢價非常高。第三是,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白酒行業是一個好行業。主要是因為:其一,不怕滯銷;與其它消費品不同,白酒不僅不怕滯銷,而且越陳越香。其二,傳統的釀造工藝受到尊崇。其三,是知名酒企的品牌溢價極高。其四,是毛利率高,為各類創新模式提供了足夠騰挪的空間。
從白酒行業的整體格局上來看,近幾年白酒的銷量在下滑,但價格卻在逐年提高。整體上白酒行業的營收是穩步增長的。
同時,從白酒行業的結構上來看,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大酒企對小酒企的生存空間形成了擠壓。那么小酒企還有投資價值嗎?有一個耳熟能詳的的案例,就是江小白,由于其對市場的差異化理解和布局,取得了一定意義上的成功。在此背景下,資本對酒業的興趣也日益濃厚,比如小米、網易都涉足酒業,阿里收購了1919,綠地也投資了酒業。
那么,如何來理解酒業的投資價值呢?應該說,白酒是一個很特殊的產品品類。各個地方的地域文化不同,水土、溫度、濕度這些環境也不同,包括釀造工藝、文化內涵等等,所以它是一個很難被完全標準化的產品;诖,可以認為消費者對白酒行業的消費需求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品牌、面子。招待尊貴客人,就要上好酒,不然就沒有面子。其二,地域記憶與鄉愁。很多人,只習慣喝自己家鄉的酒,或者是長期認可的一種酒。這里面,有屬于他的地域記憶,或者說是鄉愁。其三,就是差異化的小品牌,喝的是一種情懷與品位、一種生活方式。
那么,怎么看待白酒行業的投資與并購邏輯呢?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稀缺性的,主要是品牌(品牌的文化張力)、渠道、客戶,以及實物資產、數據資產等等。以茅臺為例,它的稀缺資源就包括赤水河畔獨特的微生物環境,當地特色的小紅高粱。因為只有當地的小紅高粱,才會產出原汁原味的茅臺酒。另外,從釀酒環節來說,它也有自己傳統的釀造工藝和品牌文化底蘊。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白酒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并購與重組。在五糧液公司董秘彭智輔看來,任何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做大做強方面都離不開并購重組,而白酒行業的并購重組也是一種大趨勢。在當前行情下,小酒企生存困難,中小酒企唯有抱團取暖才能增加抗風險能力。從目前行業所顯現出來的信息來看,白酒行業的并購重組的時機已經出現。
行業人士認為,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目前行業處在一個混戰階段,未來行業格局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只有擁有特色的酒企,在未來才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