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已經舉辦完了,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很多產業也基本要確定了,在習主席長達210分鐘的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中國人的飯碗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糧食安全及解決貧困問題。果酒作為具有節糧和精準扶貧的一個新興產業,未來隨著市場的熱度越來越高,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2017年隨著茅臺悠蜜的火爆,帶來了中國果酒的高度關注,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果酒產業投資中來,2017年9月媒體報道瀘州老窖正式成立其果酒公司,到此為止老八大名酒茅臺、五糧液、瀘州、汾酒、西鳳、古井、董酒、全興,前三大企業全部布局果酒產業,最早開發果酒的是五糧液,從2000年左右就出酒開始推廣其果酒產品,目前其仙林果酒及石榴果酒,已經在行業耕耘多年,市場也逐步具備一定基礎;其次是近幾年茅臺布局悠蜜果酒,今年因植入電視劇后迅速火爆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再者瀘州老窖9月公布成立專門的果酒公司(公告顯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擬與四川梅鶴酒業有限公司、瀘州聚合酒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瀘州老窖果酒酒業有限公司),以便于更好的開發果酒產品。
到此為止,中國老八大名酒前三的企業,都先后涉足果酒產業,中國果酒的發展已經毋庸置疑了,從傳統果酒的小微企業的推動,到中國酒業的巨頭加入,果酒品類的推動正在不斷擴大,市場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建立。那么在這樣的風口,從業者該如何駕馭果酒風口,成功塑造自己的市場地位和形象,贏得這場果酒產業的賽跑,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呢?首先我們需要對中國果酒產業進行深入的剖析,才能真正掌握跑贏這場大賽的密碼,成功登頂中國果酒產業的寶座。
當前果酒的發展還比較緩慢,與市場對果酒期待的熱度完全不匹配,消費者在接觸果酒之后,很快又回流到其他酒品類中去了。顧客的嘗試度很大高,但是顧客的回頭率不高。要想獲得龐大而穩定的消費群體和消費市場,果酒目前還很難做到,因此一直只能以小眾產品存在市場上。雖然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等眾多大企業加入到果酒產業中來,但是并沒完成對整個產業的深度推進,市場建設依然放慢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潮流,所以盡管今年年中茅臺悠蜜借助植入廣告迅速火爆行業圈子,但是后續發展卻沒有像理想的狀態發展。這主要是因為當前果酒產業發展還處于導入期,市場還需要一個長久的教育和開發過程,因此任何企業進入都不能操之過急。
從酒業發展規律來看,中國果酒產業要想快速發展,需要依靠一下四種力量完成產業的推動,才能夠帶動整個果酒產業的發展和前進。
首先果酒產業需要的是國家力量,因為發展果酒解決的第一個社會痛點是水果深加工的問題以及節省糧食,對于政府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項目。因此,政府應該不留余力地推廣果酒產業,推動果酒產業的發展,將發展果酒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果酒產業迅速熬過導入期,讓產業迅速孵化到成長期。從國家到地方,需要給予果酒身份的肯定,比如說從國家層面,果酒可以成為國宴選用的產品,從地方可以將果酒作為扶持振興經濟的計劃,以果酒為龍頭打造三產融合的新興地方經濟增長模式,帶動地方經濟的長久發展。將果酒項目變成地方百年基業的項目開發,推動形成特色果酒酒鎮的形成。在發展果酒的過程中可以學習上世紀推動的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模式,在水果產地引導建設建成果酒特色小鎮。比如說當前以大興安嶺為核心的藍莓酒產區,聚焦了很多藍莓酒生產企業,政府可以引導建設建成特色藍莓酒小鎮。再次主推藍莓酒業的發展,為藍莓酒在大興安嶺地區更好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農業部及科技部設計果酒開發的部門,可以出臺相應的果酒振興及開發計劃,針對中國100萬畝種植面積以上的果區,進行專項扶持和引導。
其次果酒產業需要的是資本力量,一旦國家能夠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和引導,果酒的發展勢必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當前市場上有很多資本在關注果酒產業,也有很多企業在調研觀望中,因為看不懂和不知道投入產出如何,所以遲遲不敢決定投入到果酒產業中去,因此更多的還是依靠企業和個人的力量在推動果酒的發展。因為發展初期的產業,資本很難看到快速的回報,所以果酒當前的資本吸引力還比較弱,更多的資本愿意進入的是葡萄酒和白酒市場,這樣的投資見效更快,收益更穩定。所以果酒的發展,必須要解決資本的顧慮,無法解決資本的增值和收益,果酒再好也是空中樓閣,無法真正落實到建設中去。因此,在產業初期,需要國家力量給予果酒背書和支持,這樣才能夠撬動整個果酒產業,完成利國利民的果酒產業的推動。否則未來的道路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一旦有人投入進去回報不理想,甚至虧損,整個資本圈就會成為失敗案例,這樣更不利益果酒吸納資本。所以前期撬動資本,必須需要國家力量來托底解決。
再者果酒產業需要的是技術力量,一切產業的基礎都是技術變革,如果沒有蒸餾技術的發明,人類可能永遠停留在低度酒的世界,沒有技術創新,也不會有中國白酒的繁榮和香型酒體的發展。技術,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鑰匙。當前果酒產業的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科研團隊和力量層次還很低,要想果酒產業發展更快,解決果酒產業發展中的各個技術難點問題,就是推動果酒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比如說前文所提到的菌種問題、發酵問題、儲存問題、調配問題,一系列問題都有待專業科研團隊去研究,并且形成專業的技術學術成果。沒有這些技術學術成果保障,果酒將一直會停留在民間和低生態圈,根本達不到產業化的高度。
最后果酒產業需要的是創業力量,當前果酒雖然吸引了很多人關注和參與,但是創業力量還不足,需要更多有創業心態的人和團隊加入到果酒產業的發展和開發中來,一起推動果酒產業的發展,只有有更多的創業精神的人和團隊進入果酒產業,才能夠更好地解決果酒發展人才和激情的問題,一群有激情的創業者進入果酒產業不亞于一大堆資金進入。但是當前果酒產業可以吸納的人才并不多,因為發展層次不夠,很多優秀的酒業人才都進入到其他成熟酒品中去了,留給果酒行業的創業力量,其實還是非常少的。
在這四種力量的推動下,中國果酒產業才可能像一輛可以跑高速公路的汽車,有了四個輪胎。但是果酒產業的引擎是什么呢?打造核心項目和帶頭品牌,針對當前果酒發展現狀,進行資產重組組建一個全國化的果酒集團,形成一個大的產業集團,政府和資本組建專屬的產業發展基金,以保證果酒集團的發展能夠按照軌道前進,在產業基金和產業集團雙重帶動下,將果酒的熱度和專業度提高到史無前例的高度,使媒體和消費者能夠持續關注和信任果酒產品。在產業集團的主導下,各項果酒標準化建設也將提到歷史的高度,這樣才能夠很好地保障整個果酒力量的集中爆發,突破當前酒類市場的發展瓶頸,讓果酒成為市場的一個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