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痛過,才會刻骨銘心。你相信嗎,不少經銷商如今還在售賣2012年左右的白酒庫存。你可以不信,但這確實存在,只不過他們得不到關注而不被人知。我們能夠看到的是,2016年,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名酒企業率先走出行業調整,2017年,名酒們紛紛交出不錯的業績報表,仿佛這個行業沒有理由不進入下一個“黃金十年”,行業調整已然遠去。
2018年,難以解釋卻又刷屏的怪事多得很。年初,茅臺估值破萬億,引得行業分析人士言必提“價值投資”。年中,飛天茅臺一瓶難求,各地經銷商針對飛天茅臺舉行降低100元的優惠活動引發消費者排隊,其中某地還引發警察鳴槍示警。年尾,白酒股(除ST)全部下跌,其中有11家白酒股跌停,其中僅茅臺市值就蒸發766億。
面對以上情形,筆者拋出個問題,若行業調整加速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酒業變了嗎,變了。江小白從幾千萬營收,到目前銷售額破十億。進軍酒業的平臺越來越多,從京東、阿里再到網易嚴選、小米有品,且供應鏈日益成熟。
不管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行業調整,行業調整都會到來,而且不會以酒廠、酒商的意愿為轉移,也不會如專家的預測般準時到來。當飲酒頻次及單次飲用量均下滑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知道酒類銷售的增長伴隨著人口紅利已經消失。為啥我們能看到的企業還在增長呢,是因為我們看不到的企業在下滑甚至消失,速度遠遠超過想象。
作為完整經歷過第三次酒業調整,且在行業調整成功運作過產品的筆者,想和讀者分享兩個很笨的辦法,一是時刻安全庫存,二是隨時轉型升級。
時刻告誡自己,安全庫存是進退的籌碼。
做生意,穩字當頭,任何時候都不過時,不過這個方法蠻笨的。我們時常聽到酒業的勵志故事,別人謹慎我瘋狂,某某囤貨千萬,喜迎漲價熱潮,獲利過億的故事。故事終究是故事,你身邊真的有嗎,就是真有,你會是他嗎?
不管別人進貨多與少,不管廠家給予的政策好與壞,以自己的安全庫存為進貨或囤貨的依據,而不是以往年的經驗及對市場的預測來做考量。以目前的物流能力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囤貨不再是明智之選。錢變成貨,貌似不是那么難,貨變成錢,貌似不是很容易。
隨時學習技能,轉型升級是未來的方向。
做生意,時刻學習,任何時候都要掌握新的營銷手段。營銷不會脫離實體而存在,再好的賣酒方法,最終也要賣酒。做生意的時候,要看清市場的飛速發展,也要掌握新工具、新方法,比如說要學會玩微信、學會使用CRM客戶管理系統。
賣酒,一定要聽消費者的聲音,他們到底要買什么樣的產品,他們喜歡什么樣的購物方式。轉型升級,不是換個裝修、換套系統、換個名字等那么簡單,而是學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到底,我應該學會什么,消費者才會喜歡我。
行業調整,在流量如此碎片化的時代,畢將加速到來。時刻有充足的資金投入下一場戰斗,這就是安全庫存。時刻有充足的能力投入到下一場戰斗,這就是轉型升級。當你立于不敗之地的時候,你還會擔心行業調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