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著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的電影《敦刻爾克》收獲影迷一致好評。該部影片以二戰中英法的敦刻爾克撤退事件為線索,影片從人的角度,發出對戰爭的新思考。敦刻爾克撤退一直以來被看作失敗的象征。近日,朝日啤酒出售其掌握的青島啤酒股份,選擇退出中國市場,有甚者將此次事件解讀為外國資本在中國啤酒市場的的“敦刻爾克撤退”。中國啤酒市場真的會被外資拋棄嗎?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越來越頻繁,世界市場每天都在上演著資本逃亡與資本注入,但資本頻繁流通背后并不僅僅受市場疲軟等客觀因素影響,同時也受企業自身對未來發展考量的左右。2009年,朝日啤酒以6.665億美元購入青島啤酒19.99%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到此次,朝日啤酒決定出售所持全部股份,已有8年之久。坊間傳言稱朝日啤酒出售所持青島啤酒股份是因為中國啤酒市場疲軟,前途黯淡。但筆者認為這些傳言只是片面的揣測,中國啤酒市場的天花板由創新決定。朝日啤酒選擇推出中國市場只是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中國啤酒市場在度過三年的疲軟期后,經營策略紛紛由“搶份額”變為“促升級”后,中國啤酒也迎來了新的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1-9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3714.5萬千升,同比增長0.5%。2017年1-9月,中國出口啤酒26.920萬千升,同比增長23.7%;金額為11.5004億元,同比增長20.7%。2017年1-9月,中國進口啤酒53.8931萬千升,同比增長5.2%;金額為37.7923億元,同比增長9.4%。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不僅擁有巨大的啤酒產能,而且具有廣闊的市場,中國啤酒市場發展穩中有增。而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啤酒產業的“三巨頭”之一,2017年上半年實現啤酒銷量453萬千升,同比增長2%;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50.63億元,同比增長2.15%;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2.25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1.48億元,同比增長7.43%,各項經營指標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因此朝日啤酒此時退股并不可能是因為客觀的利潤收入。從長遠來看,中國的啤酒消費群體龐大,市場極其廣闊,無論是中國品牌還是外國品牌,中國市場都會是其未來發展規劃中的重要一極。朝日此次退出中國市場,更多是出于當前企業經營發展的考慮。
中國啤酒市場真的會被外資拋棄嗎?中國啤酒市場真的已經飽和,觸碰到了發展的天花板嗎?筆者認為這只是對表象的判斷,中國啤酒市場確實遇到了發展瓶頸,但眾多酒企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此前的啤酒企業竭力追求市場份額,采用“薄利多銷”的競爭策略,隨著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轉變,如白酒市場一樣,品質優良,口味獨特的中高端產品成為消費者追逐的對象。啤酒企業也轉變了經營策略,通過創新,研發新產品。此外,從國外傳來的精釀啤酒與健康啤酒也在國內傳播實踐。通過這些努力中國啤酒市場的瓶頸在慢慢被打破,中國啤酒市場的發展也在越來越好,所謂“中國啤酒市場的天花板”只是不解中國啤酒者的片面觀點,中國啤酒市場的天花板由消費者與企業共同決定,中國擁有龐大的啤酒消費者,缺的是品牌端的持續創新。充滿創造力的中國市場才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減少外資的外逃,才會被更多的“伯樂”所看好。朝日啤酒的退出并不意味著中國啤酒市場外資的敦刻爾克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