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酒靠明星效應?
趙薇,只是明星投資葡萄酒領域的一個小縮影。目前,包括黃曉明、姚明、劉嘉玲都有涉及。黃曉明在北京、香港經營紅酒酒窖,劉嘉玲則用自己的名字作為品牌銷售自己挑選的葡萄酒。
這種現象,并不只出現在國內,國外名人也愛這項玩意。貝克漢姆妻子維多利亞一直想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葡萄酒送給好友;2008年,貝克漢姆在美國加州納帕山谷購買了一座葡萄酒莊,并為其取名為“Posh”;國際巨星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此前收購了科倫斯地區一家名為Miraval的酒莊。
“葡萄酒代表著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所以不難解讀國內明星投資酒莊這回事。”王德惠認為,另一方面,從目前來看,中國的購買酒莊熱已經初現苗頭,明星投資算是一個風向標,但除了明星之外,很多投資者都跨界進入,比如說金融、地產方面的投資者,這是一個潮流,無論是明星還是名人都是其中一員。
不過,這些被熱炒的明星葡萄酒和酒莊到底能不能受到消費者青睞?
王德惠持觀望的態度:“明星,確實有宣傳上的優勢,但明星到底能起多大作用?目前五大名莊,木桐莊、白馬莊、拉菲莊這些,有誰是明星代言的?葡萄酒到了一定的檔次,明星效應與葡萄酒銷售之間,并不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在葡萄酒行業里,也不是有錢、有名就能實現銷售,很多投資者未能意識到這一點。”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不少跨界投資葡萄酒的企業都信心滿滿,與一些名人、明星相似,但他們對葡萄酒銷售的了解有限。王德惠認為:“有的投資者會覺得,企業內部消化加上朋友圈,就能很容易解決銷量問題。不過,他們忽視了,朋友圈銷售只是依托關系網,這不是正常的方式,朋友能賣面子買一次,卻不會買第二次、第三次。而且,國內葡萄酒的愛好者很少,這些企業老板的朋友,可能只是白酒、洋酒的愛好者,所以所謂的朋友圈銷售或許只是偽需求。1000畝地就能生產幾十萬瓶葡萄酒,一旦銷售出現問題,幾年庫存就能到一個很高的水平了。”與此相似,依靠明星效益,第一、二次的銷售之后,回頭客又能有多少?
酒莊投資掙錢難
高大上的酒莊投資,一擲千金,加上明星效益,但中國葡萄酒的主流價格才100元左右,而且價格有向下的趨勢,在國外,葡萄酒的銷售金額更低,F實中,葡萄酒行業并不是大伙印象中的暴利行業。
在葡萄酒圣地波爾多,根據當地固定資產投資機構MAXWELL調查的數據,對于酒莊投資來說,3%~8%之間的年投資回報屬正常,許多酒莊盈利非常少,甚至有些酒莊只是為了達到收支平衡。這些酒莊不是以戰略出口為盈利目的,而更傾向作為投資者所的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酒莊投資幾乎沒幾個能掙錢的,有90%都在虧本。”王德惠直言,這是緣于酒莊的運營規律,它并不是賺快錢的行業,外國也是一樣的,父親買酒莊,兒子才掙錢,葡萄樹種植三年才能產酒,五年才能出產品,沒有十年、八年,根本就不能出好的產品,在前期,由于產品不好,產品也不能賣高價,依靠朋友圈銷售的,更是難有回頭客。
如果在國外投資酒莊,要賺錢就更不容易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中國人在國外購買一個酒莊,做出來的結果可能比原來經營更差,因為中國人不會管理酒莊,他肯定需要雇一批人員,通常就會包括酒莊原來的莊主,產出葡萄酒之后,銷售團隊也得是自己,成本能不高嗎?
不過,能商業化運作的酒莊卻另當別論。“據我所知,夢隴酒莊一年才有幾十萬瓶酒,一瓶銷售價格1100~1200元,光團購就能賣完了,在趙薇收購之前,這個酒莊的價格只是300多元,可見明星還是有效應的。”葡萄酒行業觀察家楊征建向記者表示,現在天貓銷售的,屬于夢隴酒莊的副牌,品牌酒,價格不高,適應目前的需求。“在我看來,明星賣酒不少見,但能將其商業化卻很難得,這或許能突破明星,乃至行業投資難盈利的現狀。”楊征建說。
未來,明星酒莊會不會影響到進口酒?會不會成為名莊酒拉菲、拉圖之后被追捧的對象?王德惠認為,目前國內消費者在葡萄酒的消費上還不成熟,明星酒莊還是會有一定影響力,但未來的趨勢是個性化、特色化,波爾多上千酒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這才是生存下來的關鍵,明星酒莊對行業的影響力還是微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