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復蘇跡象明顯。從近期公布的19家白酒上市公司年中財報來看,整個白酒行業業績爆表,增幅很大。自去年白酒行業回暖以來,今年更是表現出強復蘇的態勢。
而在白酒行業強復蘇的光環下,不同酒企有各自不同的“葵花寶典”。一線名酒企業和部分二線白酒企業通過推中高端產品極力拉動業績增長,在一線名酒企業的強勢攻擊之下,眾多區域龍頭企業抓緊向省外擴張。而縱觀整個白酒行業,這場以一線名酒企業和省級龍頭企業主導的白酒狂歡正在將很多小企業遠遠拋在身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強復蘇
日前,白酒行業19家上市公司均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業績。從整體數據來看,白酒上市企業整體業績爆表。
從收入端來看,19家企業中,除了金種子酒和*ST皇臺出現營收下滑之外,其余的17家酒企都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其中16家酒企的收入增速保持在兩位數。收入增幅超過50%的酒企有兩家,包括順鑫農業的酒類業務牛欄山營收同比增長62.29%,以及水井坊營收同比增長58.97%。
從利潤端來看,19家上市白酒企業中,*ST皇臺出現了凈虧損,青青稞酒出現了凈利潤的同比下滑,其余17家酒企都保持了凈利潤為正且同比增長。凈利潤增幅超過50%的企業包括老白干酒,增長208.01%、舍得酒業增長166.05%、水井坊增長133.59%、古井貢酒增長62.59%、山西汾酒增長55.76%。可見,白酒上市公司的凈利潤表現尤其亮眼,三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0%。
而與19家白酒上市公司去年業績進行比較,白酒行業今年上半年強復蘇態勢更加明顯。數據顯示,去年白酒行業復蘇,19家白酒上市企業中有16家出現營收同比增長。營收增幅超過50%的只有水井坊,收入同比增長74.13%。從利潤端來看,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4家出現凈利潤同比增長,但凈利潤同比增幅均未超過10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白酒行業自2013年進入動蕩調整,去年出現復蘇的跡象,從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凈利潤增幅巨大,業績明顯好于去年,白酒行業進入強復蘇階段。
搏道品牌咨詢胡明輝對記者介紹說,中國白酒行業受政策干預比較大,所以當國內局勢趨穩,白酒行業必然會迎來復蘇。實際上從2016年開始,白酒行業的復蘇趨勢就開始顯現了,而從去年開始的漲價潮,直接導致今年上半年數據表現出強復蘇現象。另外,通過行業調整期,讓名酒企業終于有愿意俯下身段做渠道下沉和市場深耕,這也是導致去年和今年白酒強復蘇的另一個原因。
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李暉業對記者表示,本輪行業復蘇的背后,白酒需求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大眾消費占比逐步上升,去年甚至超過政商務消費比例。大眾消費需求的增長是一個穩健的過程,需求結構的變化拉長了本輪白酒的景氣周期。
中高端
而實現如此靚麗的業績背后是白酒企業紛紛拿出制勝法寶,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一線名酒企業和部分二線酒企業競相推出中高端產品。從全部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除了青青稞酒凈利潤同比下滑和酒鬼酒凈利潤增幅略小于營收增幅以外,其余17家酒企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均高于營收的同比增幅。
白酒行業向中高端集結首先表現為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一線名酒企業在高端甚至超高端產品線上不斷發力。數據顯示,瀘州老窖2018年上半年高檔酒(主要是國窖1573)實現營收33.06億,同比增長33.41%,在營收中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9.6%持續提升至52.3%。洋河的夢之藍的占比也不斷擴大。
在高端新品方面,五糧液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兩款新品。一個是五糧液為改革開放40周年推出的定制酒,另一個是基于十九大后新時代的背景推出的“新時代.國運昌”系列,定價分別為1978元/瓶和2018元/瓶。瀘州老窖近日上市了平行于60年代和80年代瀘州老窖酒的瀘州老窖特曲酒,并分為60版和80版兩個版本,定位高端。
李暉對記者表示,預計未來三年茅臺價格仍將上漲,占位1300元以上價位段。五糧液將站穩千元價位段,國窖1573價格跟隨五糧液。當前價格處于400-500元的洋河M6、井臺、青花30將上移到500-700元。未來三年高端及次高端價格均將呈現上移趨勢。
除了一線名酒企業不斷向中高端發力,還有部分二三線酒企也在向中高端延伸產品線,并因此帶來利潤的強勁增長。而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水井坊、今世緣和舍得酒業。
資料顯示,水井坊近年來持續布局次高端、高端市場。在去年推出高端單品典藏大師和超高端單品菁翠,不斷提升產品結構,并在今年上半年保持良好的市場表現。2018年上半年,水井坊營收同比增長58.97%,凈利潤同比增長133.59%。
而舍得酒業則在2018年3月份上市了超高端產品智慧舍得,定位600元高速發展價位段。數據顯示,舍得公司酒類收入11億元,其中高端舍得酒 8.7億元,增長 84.75%。高端酒的發展拉動了公司整體業績的提升,2018年上半年,舍得酒業營收同比增長15.82%,凈利潤同比增長166.05%。
此外,今世緣是酒企向中高端發力的另一代表,數據顯示,今世緣300元以上的國緣產品同比增長50.95,達到11.6億。結果是今世緣2018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0.81%,凈利潤同比增長31.56%。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售價500-600元產品普遍高速增長,部分產品的在此價位段增量達到50%以上。眾多酒企紛紛瞄準中高端的蛋糕,既帶動了行業整體業績的增長,也帶來了品牌定位的提升。李暉對記者表示,預計2018年次高端酒營收將實現接近50%的增長,進一步擴容。
集中化
白酒行業強勢復蘇的背后不同酒企的回暖速度有所不同,目前來看,整個白酒行業仍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正如酒業專家王朝成2016年在春季全國糖酒會上所言,白酒行業必將出現強分化。
集中化首先的表現是白酒企業向頭部集中。資料顯示,2017年營收過百億的企業有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而從2018年半年報的數據來看,除了以上四家酒企,山西汾酒、順鑫農業、古井貢酒很可能在2018年突破百億大線,加上保健酒行業龍頭勁酒,白酒行業在2018年很可能誕生8家百億陣營企業。
再次,從19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數據來看,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三家酒企2018年上半年的凈利潤都在50億元以上,貴州茅臺半年的凈利潤甚至達到157.64億元,而在這三家之后,瀘州老窖的凈利潤為19.67億元,卡位10-20億元,而剩余15家酒企的凈利潤均不到10億元,分化非常明顯。
而從凈利潤的增幅來看,白酒行業分化更為明顯。老白干酒、舍得酒業和水井坊三家企業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的增幅超過了100%,老白干酒凈利潤增幅達到208.01%。但同時出現13家酒企的凈利潤增幅不足50%,一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酒企之間的差距正在加大。
此外,白酒企業的半年報只反應了白酒上市公司的光環,但無數小型酒企面對名酒企的擠壓,加上包材等成本的上漲,生存環境很不理想。正如白酒行業專家羅英藤對記者坦言,目前很多地方白酒消費下滑,很多地方性的小酒企都處于半停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