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飛天茅臺價格一路走高,零售價格從千元上下,飚升到2000多接近3000元/瓶!吨袊茦I》記者注意到,在流通市場,飛天茅臺酒的價格規律顯得不同尋常。
一般而言,“量多可便宜”是商品流通的常識。和大多數商品一樣,單瓶白酒的價格往往接近標準市場零售價格,成箱酒(6瓶或12瓶裝)的價格換算成單瓶價格應低于單瓶買的價格。這也是批發與零售的主要差異,而這種差價則是傳統渠道的主要贏利空間之一。而在飛天茅臺市場,價格規律則多年呈現出少見的相悖。
一份某酒商8月初的年份飛天報價表顯示:2000年至今,飛天茅臺的單瓶價格始終低于整箱酒的單瓶折算價。個別較早年份的茅臺酒價格差達到近5000元,近兩年的價差在逐步縮小,但也在100-200元/瓶之間。這也就是說,茅臺酒的成箱收藏價值要高于單瓶收藏。《中國酒業》記者了解到,在新貨流通市場,這種現象同樣存在(近期市場數據顯示,二者差價已經在300元/瓶)。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背后折射出怎樣的實質呢?有專家分析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
一方面飛天茅臺的流通并非真正止于終端消費喝掉,而更多的被用于庫存、收藏、囤積、持有待漲。從渠道意義上來說,整件的茅臺酒更便于流通,而飛天茅臺價格的一路上漲,也催生了更多的希望多存茅臺酒的投資者入場,久而久之形成了上述價格“潛規則”。存在即合理,瓶箱(批零)的價格悖論也就容易理解了。
另一方面,飛天茅臺酒的真假問題仍是商家與消費者忌憚的問題之一,希望通過成箱購買更保真。由于茅臺長期的稀缺性,造假成為不法商家的長期卑劣手段,以至消費者在購買茅臺時,對商品真假的關注度甚至高過價格本身。時至今日,假茅臺仍不時在全國各地出現,對于購賣者來說,辨別真假茅臺就成了交易中的重要一環,而在這方面,成件茅臺畢竟屬于“原封不動”,具有一定的優勢(雖然外包裝的造假看上去比單瓶更容易,但同時也有更多的特征辨別真偽)。外箱四個面、上面的物流碼從數字、顏色、位置;經銷商噴碼;生產日期和批次、字體格式;甚至膠帶和膠帶上的“暗記”.....在行家眼里都有講究。
這樣的價格現狀是否屬于正常呢?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這種情況的存在,更多的是由于茅臺的投資價值引發,其次是消費者防偽的現實需要。前者需要通過“只喝不炒”視茅臺的價格走勢而論;而后者,相信廠家可通過引入更加先進的電子標簽、大數據定位等科技手段加以改善,杜絕假酒,讓消費者不必用整箱來吃“定心丸”。